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公示

2019-03-22 17:04:55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办人字〔2019〕25号)精神,本着面向基层,统筹兼顾,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民主表决,拟推荐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普洱市林业局、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腾冲市森林公安局、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云南森林自然中心(加挂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牌子)等8个单位为先进集体,提布、陈继华、段锡焕、李泽辉、张仁功、杨正华、刘先泽、王兴艾、和继胜、孙安礼、杨华、华朝朗等12位同志为先进个人。

现将推荐对象有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3月22日起至2019年3月28日止,共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方式,向省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党委(人事处)或驻局纪检组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签署真实姓名并告知联系方式。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沣源路18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邮编:650224,举报电话:0871-65011416。

附件:拟推荐对象先进事迹材料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人事处

2019年3月22日

 

一、先进集体8个

(一)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

主要事迹: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总面积758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以西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等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着力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氛围。中央电视台 "走近科学"和"讲述"栏目曾三次走进无量山,拍摄并播出了系列电视专题片;编辑出版了《南涧彝族自治县茵物及高等植物多样性》、《云南南涧凤凰山环志鸟类名录(1999-2018)》等刊物。2017年,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确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被中国林学会评选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二是科研监测取得新突破。先后监测并拍摄到了西黑冠长臂猿、灰叶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黑熊、白鹇、白腹、野猪、赤麂、黄喉貂等野生保护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016年8月,红外相机监测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颁发的"野生动物监测优秀奖"。2017年1月,南涧无量山保护区实现了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全覆盖。三是护林员GPS量化管理考核成效明显。2011年初,开始探索试点护林员GPS量化管理,根据GPS有效巡护记录和林区治安巡护绩效对护林员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发放本月工资。极大地调动了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护林员的收入,加强了对辖区情况的监督和了解。四是鸟类环志工作成效显著。南涧凤凰山鸟类环志站自1999年开始开展鸟类环志工作。20年来共环志放飞候鸟56888只,隶属14目30科239种。由于环志成绩突出,凤凰山鸟类环志站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四年被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评为全国鸟类环志先进单位。2005年12月南涧县凤凰山鸟类环志工作站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的疫源疫病监测站。2014年2月,凤凰山候鸟迁徙通道被命名为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

(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

主要事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面积32.37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片区。2011年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世界第五种金丝猴-怒江金丝猴;2014年首次拍摄、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的孵化过程;2017年首次发现中国新记录物种红鬣羚;2018年首次在国内记录到高海拔地区活动的金猫影像资料......这些新物种新记录不断被发现的背后,彰显了高黎贡山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璀璨成效:一是措施有力,全面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健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责任制,采取"保护优先、打防并举、宣传教育"的措施,建立完善资源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二是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实施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扩大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对外合作交流,开展了一系列野生动植物科研监测工作,通过物种监测从而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保障。三是多元化宣教,打造高黎贡生态名片。提高公众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意识,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教活动,不断提升保护区的知名度,促进社会力量及广大社区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自然环境保护行动中来,怒江州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四是管护有力,新物种不断被发现。随着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的加强,科研监测项目的稳步实施,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呈现了良好势态,珍稀濒危动物频频出现,预示着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完好。

(三)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

主要事迹: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是隶属云南省德宏州林业局公益Ⅰ类的事业单位,在职职工20人,与州林业局中心苗圃、州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州试验林场帕底营林区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履行职责,结合边疆实际,创新工作,对筑牢边关生态和云南争当生态排头兵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1995年以来,累计收容救护包括亚洲象、黑熊、马来熊、蜂猴、巨蜥、蛇类、龟鳖类、鸟类等野生动物1477批次,115579头(只)。在国内率先用种子培育出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滇藏榄1200多株,培育滇桐、萼翅藤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4400多株。推广西南桦、澳洲坚果、油茶、滇皂荚等良种育苗4.3亿株,推广造林100余万亩,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州奖励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四)普洱市林业局

主要事迹:普洱市森林面积307.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42%。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普洱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家园。普洱是亚洲象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目前,约有12个象群137头亚洲象常年定居在普洱市,约占到全国整个亚洲象种群数量的45.6%(以全国300头计算)。亚洲象肇事问题也时有耳闻。亚洲象可能进入农户家中取食已收获的粮食作物,造成民房损坏,更有甚者造成人员伤亡。为此,普洱市林业局主要采取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亚洲象预警监测、开设亚洲象"食堂"、开展亚洲象保护安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先行先试捆绑保险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野生动物肇事损失,赢得了群众较高的满意度。

(五)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主要事迹: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44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云南松、红豆杉、滇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以及高原湖泊--天池。近年来,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森林资源逐年丰富,一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逐渐成了全县展示自然资源保护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窗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监测成果转化的典范,干部群众绿色发展与志愿者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课堂,社区共建共享与社区民族文化繁荣的载体,留住了绿水青山,守住了生态平衡,绘制了一张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名片。

(六)腾冲市森林公安局

主要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腾冲市森林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立"筑牢国门生态安全屏障,锤炼平安林区建设标兵"定位,全面做强边境防范、打击整治、治安防控、队伍建设"四大支柱",筑牢了西南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腾冲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五年来,腾冲的森林覆盖率从70.7%提升到73.4%,连续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科考发现拟髭蟾、腾冲掌突蟾等新物种群体和云猫等珍稀保护野生动物种群。腾冲市森林公安局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全省森林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达标单位等国家、省级荣誉,集体分别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人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人荣立二等功,16人荣立三等功。成功在省、地推出"武装巡护"、"双严整治"、"猴桥经验"、"案件质量交叉评查"等亮点经验。

(七)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

主要事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党委在州委、州政府,州林业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州中心工作,忠诚履行生态资源保护职责,积极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2016年至今,全州森林公安机关共查破各类涉林案件5772起,其中破刑事案件2010起,再创历史新高,打击处理违法人员5863人。刑事案件破案数、人均破案数连续6年排名全省第一;2005年至今,州森林公安局已成功救助受伤被困的野生亚洲象11头。宣传报道数连续十年全省第一。历年来,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授予"南方二号行动先进集体"、"春雷行动先进集体""优秀公安局"等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7次,集体三等功16次;2人被授予全国森林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5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91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007年,荣获"中华宝钢环境奖"。

(八)云南森林自然中心(加挂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牌子)

主要事迹: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云南森林自然中心职能之一,主要从事我省野生动物的收容拯救、繁育工作。拥有野生动植物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19人、助理工程师18人。中心成立至今,严格按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的野外急救、收容救护、疾病防治、康复饲养、野外放归、跟踪监测、技术咨询、科普宣传等系列工作。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00余种,两万余头/只。包括白眉长臂猿、蜂猴、亚洲象、虎、马来熊、绿孔雀、白尾梢虹雉、金雕、穿山甲、黑熊、白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十种。期间曾多年从事白眉长臂猿、虎、马来熊、黑熊、小熊猫、猕猴、绿孔雀、白尾梢虹雉、黄腹角雉、原鸡、赤颈鹤、蛇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饲养及繁育。收容动物经康复饲养,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选择生境及时放归。尝试建立了多个野生动物放归点。长期指导州市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和能力培训等工作。多次参与大型动物亚洲象、珍稀动物滇金丝猴等动物的野外救护。圆满完成FCCDP项目之一《保护区野生动物顾问服务》项目。长期坚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如"爱鸟周"、"世界动植物日"以及科普知识进学校进课堂等。在做好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一些与野生动植物相关的项目,项目成果得到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参加全国第二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省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分布调查、云南省蛇类养殖利用调查评估、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培训与宣传、云南省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产业调查评估与登记、云南省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调查分析、云南省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成效评估、云南省疫源疫病监测方案编制等项目工作。

二、先进个人12人

(一)提布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站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提布,男,藏族,中共党员,1972年7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提布同志作为保护区科研工作者,始终在基层带头开展科研工作,一是开展松茸监测,在保护区内设置松茸样地,每天监测松茸生长量、生长周期,监测松茸对当地气候和土质的要求等,并撰写了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内重要刊物中。同时,把松茸监测成果运用于管理工作。二是探索人工繁养白马鸡恢复野外种群研究。自2012年开始,他任该课题组组长,在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人工孵化白马鸡,到2013年孵化出了白马鸡子一代12只,到2015年成功孵化出白马鸡子三代,掌握了白马鸡繁育关键技术,发表多篇论文,并成功实现了野外放归实验,使白马鸡在白马雪山野外种群恢复成为现实。三是科学投盐招引高山岩羊,白马雪山脚下是高山岩羊的分布区域,但近年来很难在近距离观看到高山岩羊。他任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站长以来,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提出并实施投盐招引高山岩羊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能在白马雪山脚下近距离观看到成群上百的高山岩羊,也为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四是运用红外相机监测,为保护区提供了最真实的本底数据。提布利用基层工作的便利,在保护区引进红外相机监测动物和人为干扰信息,他主动请缨,翻阅说明书,跋山涉水到实地布设相机,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红外相机操作布设技术。在2018年他布设的红外相机里拍摄到金钱豹这一珍稀特有物种。

(二)陈继华 德钦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草原监理站站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陈继华,男,藏族,中共党员,1978年8月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陈继华同志自2016年6月到草原监理站工作以来,积极组织完成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工作、高寒草原返青监测、盛期监测工作。组织实施天然草原补奖工作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退牧还草工程。2017、2018年组织实施并承担德钦县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作为清查工作承担单位成立了德钦县草地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和技术检查督导组,按技术方案选定了委托服务公司,组织完成了草地图斑勾绘6996个,草地调查总面积277767.95公顷,制作了草地分类图、草地质量分类图、草地质量分级图、草地退化图、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图等专题图,调查样地27个,样方81个,入户调查30户,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清查资料完整齐全,在由国家、省、州、县四级专家组组织进行的验收上以90.3分的高分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通过。在组织和开展此次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期间,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出了极其熟练的专业技能,起到了先锋模范表率作用,为顺利完成我县草地资源清查工作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三)段锡焕 大理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段锡焕,男,白族,中共党员,1976年9月出生,2002年参加工作,大理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段锡焕同志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专业扎实、作风过硬,能切实挑起管护局起步、建设、运转的重任。2016年是大理巍山青华绿孔雀省级保护区管护局的起步之年,也是他当"光杆司令"的一年。这一年里,管护局从无到有,从只有他一位职工到机构理顺、人员到位,无论是工作条件、工作形势还是社会舆论,均对其提出了巨大挑战,但他凭着坚韧的品格和拼搏精神,想方设法推动着保护区的各项工作。一是积极协调州县两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以最短的时间完成管护局机构体系全面健全完善。到位仅3个月争取到绿孔雀极小种群人工辅助繁育保护项目;到位仅5个月就协调落实了办公场所;到位仅6个月就协调借调了二名同志开展工作,2017年协调理顺了人员编制、经费预算等事宜,至2018年底,管护局机构体系全面健全完善,作妈管护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保护区巡护、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社区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艰难中前行,不断推动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尽快掌握保护区的第一手资料,他带领其他同志租借2辆摩托车,深入保护区走访调查社区老百姓,寻访有关绿孔雀和其它野生动物的信息。由于管护局暂时无项目支撑,没有资金聘请专家,他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联系当年就读西南林业大学时的老师、同学,争取支持和帮助,高效推进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调查工作。为推进红外相机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有效监测,他只能与红外相机供货商协商"赊账",在保护区先后布设了50多部红外相机。三是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布设在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一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的清晰照片,这是首次在保护区内拍到该物种。同年11月,在保护区拍摄到了另一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林麝。2018年4月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成果展示中荣获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授予的"第三届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学术研讨会野生动物监测优秀奖"。2018年10月管护局的参赛作品"白腹锦鸡"荣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举办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摄影比赛"视频入围奖"......扎实的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确保了管护局成立以来保护区森林火情和林政案件数为零。四是生物多样性监测成果喜人。截止2018年底,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累计达到50台,积累收集红外相机原始数据2882.3G,照片、视频数量共计394822个。监测到鸟类共157种,兽类18种。

(四)李泽辉 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李泽辉,男,白族,中共党员,1975年12月出生,2000年参加工作,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李泽辉同志主要从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工作,成绩突出:一是在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主张以改善野生鸟类栖息环境、利于野生鸟类保护为重要出发点来提出建设意见,并多次得到采纳在项目中予以体现。二是对剑湖保护区的野生鸟类作定期不定期的持续监测。从2015年开始负责保护区鸟类监测以来,每年都于6月份和11月份自行开展剑湖鸟类调查,结合云南省越冬候鸟同步调查等不定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系统调查。在日常巡护监测中重点关注新鸟种的记录,从2015年至今剑湖保护区野生鸟类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每年都在15000只以上,有保护级别的鸟种不断被发现,其中紫水鸡数量至2019的1月达1478只,为全国最大的紫水鸡栖息地,2016年至今新发现鸟种23种,其中彩鹮、乌雕、白琵鹭白尾海雕、铜翅水雉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三是以身作则加强巡护,为前来剑湖越冬的候鸟保驾护航。2016年8月在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过程中发现了一辆外地车牌小汽车在环湖公路上长时间逗留,经密切关注发现有非法猎捕野生鸟类嫌疑,与局领导汇报后联合县森林公安局对其进行了查处,放归黑水鸡、秧鸡226只,违法分子得到了拘留6个月的处罚,对觊觎剑湖候鸟的不法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四是救助并放归受伤鸟类5起,分别救治放归了2只受伤的紫水鸡、1只夜鹭、1只赤膀鸭和1只灰鹤,其中救助受伤灰鹤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密切配合在飞前为其安放了卫星定位装置,对研究剑湖区域灰鹤迁徙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五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学监测水平。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西南林业大学对接,在不断的沟通与协调下促进了管护局与2家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六是负责组建了以标本制作和水质监测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实验室,并承担了实验室全部工作任务,制作完成了116个植物蜡叶标本、54个浸制标本、28个鱼类浸制标本用于宣教馆展示,另还采集制作了220份蜡叶标本有档案保存。

(五)张仁功 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科负责人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张仁功,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12月出生,1997年参加工作,楚雄州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科负责人。张仁功同志先后在楚雄州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楚雄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华县一街乡平掌村委会工作过。22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保护事业的忠诚和追求。一是致力资源调查。持续深入野外调查,参加1998年来的历次动物、植物、湿地资源调查,主持全州黑冠长臂猿等9个专项调查和黑冠长臂猿、绿孔雀、黑颈长雉3个专项研究;持续11年追寻绿孔雀踪迹;野外扎营12天,追踪拍摄到黑冠长臂猿,在CCTV新闻频道播出;3年搜寻,配合专家寻找到野外匿迹近50年、曾一度被认为已灭绝的云南闭壳龟;野外2次历险,调查采摘野生苏铁标本时意外坠滑,险坠下悬崖;调查黑冠长臂猿中途与黑熊遭遇,险被捕食;编制调查、规划和研究报告30多个,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8篇,7项成果获州政府科技进步奖。完成楚雄州林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二是致力保护建设。促进保护地申报、创建,健全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促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致力加强17个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1个国家公园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成本底调查、总体规划编制,健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三是致力资源保护。开展"爱鸟周"宣传20年,普及法律法规及动植物知识。严格执法,认真落实"猎鹰""春雷"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候鸟专项行动;保护、救助野生动物。

(六)杨正华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杨正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2月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杨正华同志自2016年4月任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局长一职以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履职尽责,严于律己。在他的带领下,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省率先完成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工资、工作经费和工资性福利保障,加强基层条件能力建设和装备配备。组织完成保护区勘界落地和边界界桩界碑建设,明晰保护区管护边界。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狠抓科技创新引领,强化资源监测监管,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促进资源保护。通过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布设、旗舰物种在线监测、智慧监测中心和定点定向观测等全面加强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监测监管。通过多方争取项目支持加强资源调查,摸清资源家底。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支持社区发展林下经济巩固保护成果。通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加大资源保护科普宣传,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让全民参与保护。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协调各方积极参与保护,共同构筑大保护格局,实现资源保护。通过他的努力,在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初步形成和谐的社区共管共建机制,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得到加强,各界和社会公众参与保护实践正在形成,他的辛勤付出在资源保护上成效显著,他为推动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刘先泽 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刘先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先泽同志工作中兢兢业业,成绩显著:一是积极汇报争取,率先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1999年文山州就探索从水费电费中收取生态补偿,到2010年立法规定州级财政每年从公共预算收入中提取1.6%补助自然保护区建设,从而确保了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可得到300余万元的生态补偿;二是严格自然保护区管理,文山州8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先后经中央环境保护督查、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和省委省政府督查均未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三是组织开展保护植物扩繁工作,全州繁殖木兰科苗木800多万株,繁殖蒜头果苗木100余万株,造林10000余亩;四是强化湿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强化湿地保护管理措施,全州湿地逐年增加,2018年全州湿地面积增加3200亩,湿地保护率提高13个百分点;五是严格疫源疫病管理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措施得力,多年来文山州未发生野生动物疫情和野猪非洲猪瘟疫情;六是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杜绝破坏野生保护动植物案件的发生,文山州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案件;七是积极开展极小种群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文山州已有12个极小种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种群逐步扩大,并在全国取到示范作用;八是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文山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共争取资金7000余万元;九是加强保护立法。刘先泽同志先后3次起草和参与修订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条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使我州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八)王兴艾 曲靖市森林资源管理站站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王兴艾,男,汉族,群众,1967年5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曲靖市森林资源管理站站长。王兴艾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绩突出:王兴艾连续主持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曲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并组织指导各编限单位开展森林资源进行补充调查和森林资源消耗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为编限提供科学依据,部分技术标准通过与省级专家探讨确定后,在全省推行使用。2015年在编制曲靖市"十三五"年森林采伐限额时,王兴艾一个人完成全市三个报告撰写和所有表格汇总、导入、导出业务。由于人手紧缺,王兴艾经常加班到夜里两三点钟。在全国开展的6-9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王兴艾任曲靖市连清办公室主任,通过周密组织、上下沟通配合,圆满通过了国家级质量验收。在曲靖市开展的近两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中,王兴艾任曲靖市"二调"办公室主任,负责参与技术方案审定,调查指导、质量验收,组织汇总等。在1999-2000年开展的曲靖市第一次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调查工作中,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指导调查,一个人独立完成两项调查的图、文、表业务工作,为曲靖市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第一手完整资料。工作三十多年来只休过四次公休假。

(九)和继胜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 大队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和继胜,男,纳西族,中共党员,1976年10月出生,1993年参加工作,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林业局林政稽查大队大队长。和继胜同志曾从事林业种苗生产管理、国家天保工程管理、营造林技术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资源林政管理等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能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业绩、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多次被县林业局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工作者,发挥出了林业局中层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加快我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孙安礼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林业局资源林政法规科科长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孙安礼,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4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林业局资源林政法规科科长。孙安礼同志从事林业工作22年,其中,从事资源林政管理工作20年,一直以来,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将保护西双版纳森林资源的压力变为动力,通过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会公众保护森林意识;通过依法依规审批林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使用林地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创新监管方式,使森林监测监管迈向现代化、规范化;通过协助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薪柴制茶推广工作,降低了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节约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通过开展"清理排查非法侵占林地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等多次行动,严格执法、依法治林,确保了全州森林资源安全。根据云南省最新的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数据显示,西双版纳州2018年森林覆盖率80.89%,位列云南省第1;活立木蓄积量1.88亿立方米,位列云南省第3。

(十一)杨华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科员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杨华,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2006年参加工作,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科员。杨华同志多年坚持学习政治、政策理论知识,每月撰写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特别肯钻研业务知识,是领导决策爱问、同事咨询常找的野生动植物法规政策"活字典"。作为业务骨干,她以高度的责任心,主导实施了全省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全覆盖试点、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点工作项目,高质量地完成了动植物保护相关"放管服"行政审批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财政预算支出标准化等重大改革攻坚任务,参与编制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事项业务手册、云南省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等多项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文献。此外,她还承接处室内务、综合性工作,多年担任处室党支部宣传委员、门户网站信息员、行政服务网的管理员、审批员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联络员等。由于工作繁忙,人手紧张,她于2014年、2017年两次怀孕生产期间仍坚持满负荷工作,并主动放弃哺乳假,随时加班。特别是2014年上半年,她一人承担三人份工作,不等不靠,加班加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岗位业务的正常运转。加上她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向人情办事、方便行事说不,解答疑问和咨询急人所急,快人快语,多次为解决基层管理人员以及群众碰到的棘手问题上下协调,"女汉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十二)华朝朗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主任

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华朝朗,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自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自然保护事业,致力于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和景观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成果丰硕,成效显著,为全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森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刻苦钻研,苦干实干,扎根保护事业。坚持学习,学以致用,成长为自然保护领域知名专家。受聘为国家林草局保护区管理、湿地公园以及省保护区评审、林业标准化等10余个专家委员会成员。二十多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累计参与林业项目200余项,其中主持60余项,完成国家与省级项目40余项。二是跋山涉水,摸清家底,夯实保护基础。协助省厅组织实施了全省湿地、重点植物、泥炭沼泽碳库、原始林等调查,完成10个保护地科考,推动建立了相关数据库。三是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共谋保护新篇。参与了国家公园试点、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生态功能评价、生态文明示范区、保护地体系、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研究,探索新思路、新模式,为自然保护提供了试点和示范。四是科学规划,精益求精,绘制保护蓝图。主持或参与编制了全省生物多样性、森林旅游、滇金丝猴保护、湿地生态监测等20多个全省或区域性规划,以及20个保护地规划。五、制定标准,强化培训,规范保护管理。起草了13个技术标准,授课40余次,培训学员超过3000人次,每年为基层保护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服务超过200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