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召开四省区蝗虫防控现场会—打响黄脊竹蝗防控战

2020-08-04 12:00:0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正值雨季的中老边境,大雨刚过,气温却没有随之降低。一群穿着防护服的植保工作人员在山头的玉米地里听指令作业,丝毫不惧炎热。随着工作人员的移动,田间烟雾渐起,一会儿工夫,玉米上的蝗虫纷纷落地。

这是近日农业农村部在中国和老挝边境云南省江城县举行蝗虫应急防控实战演练活动的现场。演练活动中,机动喷雾组、无人机组和烟雾机组依序开展作业,针对农林山区特殊地形,空中与地面防治相结合,全面围歼蝗虫,专家评估此次演练防治率达90%,有效降低蝗虫扩散危害。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打好阻击战

此次演练活动中消灭的蝗虫是黄脊竹蝗。那么什么是黄脊竹蝗?虫源来自哪里?有哪些危害?是否会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

据了解,黄脊竹蝗简称“竹蝗”,虫害在我国长江以南林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与飞蝗和沙漠蝗等远距离迁飞性蝗虫不同,喜食竹叶、粽叶、芭蕉,也取食玉米、甘蔗等作物。

今年6月28日,在江城县勐烈镇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黄姜岭等中老、中越边境线,相继发现了黄脊竹蝗迁飞入境。接到黄脊竹蝗迁入报告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立即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沟通,要求全面加强黄脊竹蝗的监测预警,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同时启动蝗情日报制度。

“目前,黄脊竹蝗防控工作进展顺利,云南省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林草部门积极采取应急防治措施,基本做到迁入一批防治一次。”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黄脊竹蝗尚未对农业和林业生产造成大的危害和损失,但不可掉以轻心,需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专家介绍,在黄脊竹蝗低密度时期,优先取食竹子等林地植物,但随着蝗群大规模迁入,种群数量激增,取食范围会延展到玉米等农作物。目前,境外黄脊竹蝗已进入成蝗发生高峰期,随着境外食源减少,将会不断迁入我国。如果控制不好,未来蝗虫迁飞通道继续扩散风险加大。

据介绍,当前黄脊竹蝗80%在林区,20%在农区,尚未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朱恩林表示,今年黄脊竹蝗从老挝迁入时间早、峰次多、虫量大,发生区域环境复杂、监测防治难度大,云南前期监测防治工作有力有效,但后期迁入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及时有效扑灭蝗虫 打好歼灭战

自黄脊竹蝗迁飞入境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和林草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境外迁入虫源。截至7月26日,黄脊竹蝗已在云南省累计发生面积14.06万亩,其中林地10.76万亩,农田3.3万亩,全省已调集植保无人机组52组,开展飞防作业1.03万架次,投入喷雾器1.12万台次,出动5.7万人次,累计防治面积35.47万亩次,其中林地30.06万亩次,农地防治5.41万亩次。经有效防治,尚未对农林生产造成大的危害。

有效防治蝗虫离不开从上到下勠力同心,共同备战。早在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会同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制定发布了《沙漠蝗及国内蝗虫监测防控预案》,并在云南边境地区安排监测站点,下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蝗虫监测防控。

云南省在发现虫情后全面打响黄脊竹蝗防控阻击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调研灾情,统筹抓好防控工作。建立了省、市、县、乡、村、组的虫情监测预警网络,深入排查蝗灾隐患,同时启动日报告制度,全面把握黄脊竹蝗灾害发展形势。

为阻止蝗虫迁飞蔓延,云南省在与江城县和勐腊县接壤的乡镇建立了15.55万亩的“农地阻截带”,超前预防、阻控黄脊竹蝗危害农地,抢抓时间和机遇拔除黄脊竹蝗发生点。同时,组织专家赶赴一线,结合实际开展防控技术的实地指导和现场培训,聘请省内外13名专家组建了云南省黄脊竹蝗防控工作专家组,加强对各地防控工作的指导,并及时制定印发《云南省农区黄脊竹蝗应急防控方案》和《黄脊竹蝗监测与防治技术手册》发放到各地。

目前,当地分别在林区和农区组织了专业防治队伍,及时扑杀迁飞落地蝗群,全面采取应急扑杀措施,积极有效应对了黄脊竹蝗入侵。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左荣贵表示,云南将进一步强化边境地区虫情的网格式监测,坚守住边境一线特别是蝗虫主要迁入线路,一旦发现迁入蝗群落地,无论是在林地和农地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扩散蔓延。

做好长期治蝗准备 打好持久战

“专家会商认为,境外黄脊竹蝗迁入威胁期将持续到8-9月。目前黄脊竹蝗尚未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但后期持续迁入,蝗虫从林区向农田扩散蔓延的风险加大。特别是近5年黄脊竹蝗从境外迁入频率增加,今后可能成为常态。”潘文博表示,当前需要做好长期治蝗准备,坚决打好黄脊竹蝗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和持久战。

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云南江城县召开西南四省区蝗虫防控现场会,要求各地做好长期治蝗准备,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蝗情监测防治。加密布设监测网点和设施设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测,摸清每一批迁入蝗虫第一落点,确保林区、农田监测不留死角。提高防控主动性,采取有效措施将入境蝗虫扑灭在第一落点,严防二次起飞,坚决防止黄脊竹蝗在境内继续扩散。

同时,密切农林合作,不断推进可持续治理,提高科学治蝗水平。适时开展对外治蝗国际合作,积极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沟通协商,开展灭蝗的信息交流、技术援助等国际合作,减轻境外虫源迁入压力。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迁入我省的黄脊竹蝗主要来源于境外,境外尚未采取有效的灭蝗措施,成蝗群数量难以有效控制,灭蝗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此外,蝗群主要迁飞入境降落在边境地区,这些区域地形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防控难度较大。”左荣贵表示,云南将坚持问题导向,审时度势把握黄脊竹蝗防控攻坚战,因地制宜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守住“粮食作物不发生大面积危害”这条底线。

“下一步,我们将在植保工程建设中加大投入力度,在边境地区补齐设施设备短板。”潘文博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加强植保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能力,做强防御防范境外害虫入侵我国的“桥头堡”,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记者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