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草局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203号提案的答复

2020-10-09 11:52:0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云林字〔2020〕11号

民建云南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云南民族植物药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提案》(第0203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就涉林草事项答复如下:

一、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药保护情况

云南是全国野生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素有“植物王国”之美称,全省已知高等植物约占全国的50.1%,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众多,一些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也涵盖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对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省林业和草原局多年来致力于开展包含部分药用植物在内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工作,重点实施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2019年,我局启动了《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的立法起草工作,拟将包含珍稀药用野生植物在内的珍稀濒危物种纳入省级重点保护范围。

目前已针对秃叶黄檗、五裂黄连、富民枳等28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了保护措施。同时,为最大限度地保存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依托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科研院所、植物园等单位,初步构建了就地、近地、迁地和回归等多元化保护体系。共建设了16个保护小区(近地和迁地保护园),收集繁育了约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并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园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建立,对于保护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林草产业发展情况

201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4﹞39号),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进一步优化林下经济布局,根据当地的林地、林种、林龄及空间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发展模式,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和特色品牌。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破除林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下经济,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下经济聚集,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

2019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林改发﹝2019﹞14号),在基本原则中要求“(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处理林草资源保护、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建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林草生态产业体系,筑牢发展新根基。(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林草资源禀赋,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植林草产品和服务品牌,形成资源支撑、产业带动、品牌拉动的发展新格局。(三)坚持创新驱动,集约高效。加快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推动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聚发展转变,培育发展新动能。(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新机制。”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林草资源合理利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林草资源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优质林草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森林和草原服务业加速发展,森林的非木质利用全面加强和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25 : 48 : 27;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改善。到2035年,林草资源配置水平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监管更加有效,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增强,我国迈入林草产业强国行列”。

2019年,省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林改产发﹝2019﹞3号),要求合理利用林草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我省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自然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我局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林下经济产业水平。完善林下经济规划布局和资源保护利用政策措施。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完善林下药用植物种植技术、规程和标准,提升林下经济质量效益和品牌建设能力。

三、相关立法情况

此类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由国家和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并通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名录对需要保护的各类动物植物资源进行了确认。下一步,省林草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配合完善有关名录,进一步做好动植物保护执法监督工作,保护好各类珍稀濒危名贵动植物资源。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省林草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省林草工作,对我局多提宝贵意见。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7月23日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