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安宁市艾家营村:产业赋能 小葡萄“结”出大幸福

2020-09-03 10:52:29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到:

眼下,安宁市禄脿街道艾家营村委会璩家营村小组的琚华娟正忙着采收大棚里的葡萄。在她家葡萄园附近,是禄脿街道1300余亩连片种植的葡萄。放眼望去,葡萄架一个接着一个,葡萄园一家挨着一家;站在村子的高处俯瞰,连片的葡萄园就像是一个绿色花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现在,艾家营村委会的葡萄种植面积达1360亩,产值近2300万元,这为当地群众的小康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年前,我们村民人均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截至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是15000多元了。”艾家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钱有华说。

  星星之火

  外来户承包土地种葡萄

  艾家营村委会位于安宁与禄丰交界处,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村中有山地、有田地,历来是安宁农业的重点区域。

  1992年,富民县的毕应乙到璩家营村小组承包集体耕地,从事“巨峰”葡萄种植,拉开了艾家营村委会葡萄种植的序幕。此时,全村葡萄种植面积不足100亩,加之葡萄品种单一,未形成规模,销售市场趋于空白,种植农户亩产值仅为2000元到3000元。

  最终,毕应乙的葡萄种植未能大获成功,只能退出璩家营。不过,在他的葡萄园里打工的当地村民,通过自己的摸索,将葡萄种植的技术学会了,成为艾家营村委会葡萄产业的星星之火,在后来的发展中积蓄着“燎原”的能量。

  璩家营村小组村民王学东说,如果不是毕应乙来村里承包土地种葡萄,就不会引起当地人对葡萄种植的关注,也不会有现在上千亩的种植规模,更不用说每年数万元的收入。“以前种水稻、种玉米,一亩地一年最多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现在种葡萄,一亩地一年最少也有一万元的收入。”王学东说。

  产业调整

  放弃烤烟大力种植葡萄

  “艾家营真正把葡萄产业作为村中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在2003年。”钱有华说,2000年,艾家营村委会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村民开始放弃烤烟种植葡萄。

  当时的艾家营村“两委”班子经过考察论证,引进无核白鸡心、早红提、维娜莎等最新葡萄品种,在璩家营、大庄、艾家营3个村民小组组织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此时,艾家营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00余亩,但农户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亩产值仅为5000元左右。

  2003年,为全面提升全村葡萄产值和销量,艾家营村“两委”班子将鲜食葡萄种植产业发展成为艾家营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先后两次组织专人到石林、弥勒、沾益等葡萄产地进行产业考察、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

  2005年至2009年期间,艾家营村委会在安宁市科学技术局的支持下,针对葡萄生产管护开展了“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对全体葡萄种植农户从修剪、抹芽、打杈、绑缚、肥水管控、疫病防控、环保果袋套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能培训。

  琚华娟、王学东等村民通过参与技术培训,成为村中葡萄种植能手,所在家庭也成为种植大户,致富榜样。

  提质增效

  葡萄产业链圆了小康梦

  一直以来,艾家营葡萄均采用套袋生产,所种植出的葡萄光泽莹润、甘甜可口,加之葡萄种植规范,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品种丰富,故被誉为昆明地区的“葡萄之乡”。

  “这里的葡萄质量比较好,每年都来收,价格跟着市场走。”来自宣威的收购商陈章帅说,艾家营的葡萄成熟度高、果形好、甜度高,市场认可,是昆明周边最好的葡萄。“每年从7月一直要收到11月,基本是每天1吨左右的收购量。”

  “我家种了8亩葡萄,每年有12万元左右收入。”琚华娟说,她家通过技术提升,引进避雨大棚,加强人工管护,实现了高产和丰收的双赢。同时,家里还自酿葡萄酒,每年都要制作数百公斤,增收数万元。

  葡萄酿酒只是艾家营葡萄产业初级延伸。依托葡萄种植,艾家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葡萄采摘与野生菌美食、观光农业和乡村风情旅游融合发展,扶持了8家农家乐和多家民宿,让艾家营葡萄形成闭合发展的良性产业链。

  “艾家营的葡萄种植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反过来拉动葡萄产业发展,两者相互推动,让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实现双赢。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艾家营已经成功晋升为安宁美丽幸福乡村,更成为周边乡镇的致富榜样。”钱有华说,温泉、青龙、六街、土官等地都来艾家营“取经”引种葡萄,在周边形成了数千亩的零散葡萄种植区。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