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2022-10-31 18:19:06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党委(人事处)    分享到: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评选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86号)通知,经全国林草系统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初审反馈,并征求公安、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税务、市场监管、审计等部门无异议。现将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等3个“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杨李迎等3名“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邹光啟等4名“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作为云南省正式推荐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时间为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若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党委(人事处)、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奖励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0871-65011402、0871-63618522。

 

附件:1.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公示材料(3个)

2.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公示材料(3名)

3.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公示材料(4名)

 

 

云南省评选推荐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10月28日

 

附件1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副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负责人:孟广涛。

主要事迹:

(一)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生态监测方面,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省重点研发、重点计划等8项、中央和省级推广项目6项,其他项目30余项,围绕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矿山损毁地植被恢复及退化森林经营开展研究,并进行了生态监测分析,形成了滇中高原典型退化森林功能恢复与质量提升技术体系、珠江上游不同退化林地恢复和水土流失控制的技术体系、云南矿山损毁地植被恢复技术体系。近五年来,推广面积达800多万亩,为云南省退化森林生态修复提供了示范模式和技术支撑。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培养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2022年,林业研究所牵头组织申报的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重要生态区保护修复技术─高黎贡山生态功能提升与入侵植物物种防控技术”于近期获得批准立项,目前正在开展项目任务书的签订工作。

(二)在用材林培育方面,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其他各类项目10余项,围绕思茅松、云南松、秃杉等用材林开展研究,培育了一批良种(其中云南松良种12,思茅松良种10个,秃杉良种6个),制定了系列标准(制定思茅松和秃杉等树种的行业与地方技术标准10余项),创新培育技术,建设一批长期试验示范基地,引领全省用材林科技发展,支撑林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审定省级林木良种6个,认定省级林木良种22个,认定省级植物新品种6个,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培养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人。

(三)在草原工作方面,积极争取云南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放在该所,制定《云南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和《云南省草品种审定办法》。起草编制了《云南草原资源分类技术规程》《云南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等标准,并指导全省草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承担省级草原项目20余项,围绕云南省草种资源调查、收集和良种选育,草原监测和生态价值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审定省级草品种3个,培养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

荣誉基础:

“滇中高原典型退化森林功能恢复与质量提升技术”获202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珠江上游不同退化林地恢复和水土流失控制技术集成应用”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矿山损毁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获201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杨云。

主要事迹:

(一)1992年7月批准实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一区一法”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于1993年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目前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综合考察时的88.9%增加到现在的97%,野生亚洲象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70余头发展至目前的300头左右,望天树群落保持稳定,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2019年最新一轮的保护区综合考察,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由原来的2779种达到了3829种。在保护区内发现了桃花水母,陆续拍到大型猫科动物印支虎、云豹、金钱豹、豹猫等生物链中的顶端物种和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小鼷鹿、孔雀雉等,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回归的云南蓝果树由原来的3—4株,发展成现在的1000多株;苏铁、桫椤、鸡毛松、天料木等古热带植物活化石生长良好。2018年国家七部委对全国长江经济带12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的评估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优秀等次。

(二)保护区于2009年11月首创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并推广到野生动物责任险。组建了全国唯一的一支亚洲象野外救护队伍,救助野生亚洲象26头;成功繁育了亚洲象9头,成活率达100%。通过人工干预繁育小象3头,填补了我国在亚洲象繁育技术领域中的空白;建立“中国首个亚洲象防护栏试点村”;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概念,并得到推广运用。保护区主持编制了《亚洲象野外救护技术规程》,参与编制了《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技术规范》《亚洲象野生种群监测技术规程》,三项技术规程(范)实现了亚洲象保护管理领域标准化“零”的突破。保护区有2人被吸纳为国家林草局成立的首届亚洲象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委员,1人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委员。2021年组织安排亚洲象专家与护象队11人到一线引导北移象群南返工作,实现北移亚洲象群全部安全南返,受到了国家林草局的表扬。期间,接待国内外媒体记者来访98家374人,“北移亚洲象”相关信息超过200万条,点击量超过110亿次,阅读量超过50亿次,3000余家海内外媒体报道,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示了“中国样本”,习近平总书记在COP15大会及新春贺词两次提到北迀象群。

(三)中国—老挝跨境联合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创新。2006年开始保护区与老挝南塔、乌多姆赛、风沙里三省共同探索中老跨境联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经双方共同努力,至2012年12月,保护区与老挝北部三省签订了协议,建立长220公里、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定期召开年会,开展了联合巡护、人员培训、物质捐赠、宣传教育等工作,构建了两国间绿色生态长廊。2018年,通过协商,由州人民政府与老挝北部三省省政府签订了联合保护协议,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交流机制从部门层面上升到了两国政府间的交流合作。联合保护区域的建立,带动和引导了周边国家主动参与自然资源保护,对拓展与东南亚周边国家开展跨境联合保护合作,推进我国边境一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边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积累了经验,开创了打造绿色共同体的新路。

荣誉基础:

1999年被国家四部委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被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0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先进集体”、2000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被省林业厅评为“九五期间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2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2005年被州政府评为“2001—2005森林防火”先进单位,2006被国家七部委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示范保护区”,2010年被省政府评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先进派出单位、被省政府评为“2008—2010年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列为首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2012年被州委、州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森林”之一,2015年被州委、州直机关工委评为“州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筑共建”先进集体,2016年被州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荣获勐海县脱贫攻坚“挂包帮”先进单位,2018年荣获“西双版纳州2015至2018年度扶贫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荣获省委组织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称号,2020年获得全国第七届野生动植物卫士奖—前沿卫士称号,2021年荣获“第五批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2022年获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云岭楷模称号”。

 

蒙自市林业和草原局

正科级行政单位,隶属于蒙自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刘乙佑。

主要事迹:

(一)完成蒙自中心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项目,建设年限为2017年至2019年,总投资1.44亿元,完成一期至四期工程绿化项目共3.61万亩,以及道路绿化123.25千米,森林防火通道8.6公里(4条)。项目的建成,提升了“滇南中心·国家门户”蒙自城市的品质,绿化了城区3大公园,4大高速出入口,主要交通主干道等。

(二)推进蒙自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项目拟建设面积为20万亩的国家储备林,其中:人工造林5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现有林改培5万亩。建设年限为2019年至2026年,共7年,项目预算总投资7.7亿元,到位资金6.22亿元。截至2021年12月,已完成国家储备林一期、二期工程共计6.9万亩新增造林及林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助推了蒙自“林果乡村·生态家园”建设,发展壮大了脱贫地区的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化集中林业产业发展,打造出万亩石榴园、万亩枇杷园、万亩苹果园的蒙自名片,实现了林业产业示范带动基地项目建设的目的。真正走出了一条抓生态促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实现“国家得林木、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目标。成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国储林建设项目的成功典范。

(三)完成蒙自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建设年限为2011年至2020年,共实施治理工程10个,完成总投资10057万元。完成人工造林89230亩,封山育林28727亩,人工种草180亩。以及相关生产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区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增强,提高流域地区森林覆盖率8.98个百分点,增加年蓄水量147.22万立方米,可年保土15.06万吨。同时,大幅度增加项目区群众经济收入。为蒙自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林果乡村·生态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荣誉基础:

2020年1月荣获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蒙自军分区颁发的先进民兵分队称号;2021年11月荣获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颁发的“州级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7月荣获中施企协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水平评价二等成果奖。

 

附件2

杨李迎

男,彝族,中共党员,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云南省林业学校林业专业读书;

1991年7月—1992年4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景东林业局三林场工作;

1992年4月—1992年10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景东林业局营林科工作技术员;

1992年10月—1998年7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景东林业局生产科工作助理工程师(其间:1996年9月—1998年7月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读函授大专);

1998年7月—2018年6月云南省思茅地区景东林业局营林科副科长、科长兼天保办副主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18年6月—至今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林草局局长助理、营林科科长兼天保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主要事迹:

(一)参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二期森林管护、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项目。20年中协调并实施森林管护项目一期377.6万亩,二期278.44万亩的管护任务,累计参与并协助两县管护森林1300万亩,参与完成公益林建设项目人工造林10余万亩,封山育林27余万亩,国家森林抚育10余万亩。到22个森林管护站(所)和7个局属林场培训管护人员6次,600人次。

(二)参与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云南省景东林业局实施方案》一期、二期的外业调查、数据核实统计、实施地块的落实等工作及《实施方案》的文本编写工作;组织并实施普洱市景东县林草局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造林项目、普洱市景东县林草局2022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造林补助项目的外业调查、文本编制等工作,并参与完成2个项目造林任务5000亩;指导并参与林场育苗100万株。

(三)组织完成景东县林草局经营区39余万亩林地责任状的签订、预测、预报、监测、防治、年终考核等工作;完成景东县林草局2万亩思茅松毛虫市级测报点的选址、规划设计、建立观测样点和图表编制工作,累计监测预报松毛虫面积20余万亩;组织完成景东县林草局经营范围内开展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专项工作,完成30.4749万亩林地的外业踏查和样地调查、普查技术人员培训、普查报告的编制及成果图绘制等工作,并通过市级检查验收。协助县级林检中心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工作。培训本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2期,230人次。

 

刘 波

男,纳西族,中共党员,丽江市古城区营林站,高级工。

个人简历:

1986年9月—1989年7月丽江地区中学读书;

1989年7月—1989年12月待业;

1989年12月—1996年4月丽江地区木材公司河源林场工作;

1996年4月—1999年10月丽江县林业局河源林场从事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1999年10月—2001年5月丽江县林业局大东林业工作站从事乡镇林业工作;

2001年5月—2006年5月林政稽查大队从事林政管理工作;

2006年5月—2013年3月种苗站从事苗木检验工作;

2013年3月—2021年5月古城区农村能源工作站工作;

2021年5月—至今古城区营林站工作。

主要事迹:

(一)2018年至2022年,在开展森林督查工作过程中,全面负责核查工作的现地核查、数据上报等工作。对存在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行为移交查处并督促整改落实。历年来开展森林督查图斑核实计700个,移交相关部门案件线索159条,收回林地56.4公顷。

(二)2014年至2021年,全面负责完成丽江市古城区年度“林地一张图”“森林监测”“公益林区划”数据更新等工作,通过开展林地年度更新、森林监测、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重点区位林地得到严格保护,森林综合效益得到有效发挥,丽江市古城区森林覆盖率从67.48%提升至72.96%,森林蓄积量从390万立方米提升至450万立方米。

(三)在开展2020年丽江市古城区非法侵占林地种植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过程中,作为古城区森林资源管理股的负责人,全面负责违法违规问题图斑189块的现地核查及数据整理上报工作,核查图斑面积82.7333公顷,专项行动涉及违法图斑60个,涉及案件41起,涉及违法面积25.1467公顷。经案件查处收回林地22.0713公顷,其中收回并交由国有林经营单位管理林地1起,面积0.3623公顷;查处到位、收回并交由村集体管理林地37起,面积21.709公顷。

荣誉基础:

2004年—2008年度获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科技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2011年、2013年、2017年、2018年获古城区林业局党总支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9—202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古城区林草局优秀事业人员并记功一次。

 

勾章明

男,汉族,中共党员,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古生茶树群落保护管理所所长,高级工。

个人简历:

1991年12月—1994年12月 成都军区后勤第二十二分部服役;

1994年12月—1995年05月 待业;

1995年5月—2000年3月 临沧市双江县大文乡卫生院工作;

2000年3月—2002年8月 临沧市双江县大文乡林业站工作;

2002年8月—2003年12月 临沧市双江县林业局工作;

2003年12月—2019年3月 临沧市双江县林业局勐峨木材检查站工作(其间:2003年12月—2010年02月担任双江县勐峨木材检查站站长;2010年2月—2011年2月到邦丙乡邦况村任新农村指导员;2011年2月—2019年3月抽调双江县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工作)。

2019年3月—至今 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古生茶树群落保护管理所工作(其间:2019年3月—2019年8月抽调双江县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工作;2019年8月—至今,负责勐库古生茶树群落保护管理所工作,任所长)

主要事迹:

(一)积极抓实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管理。自担任勐库古生茶树群落保护管理所负责人以来,身体力行、躬行如一,带着护林员在古茶山3个驻守点蹲点驻守,带头到防护薄弱点和偏远区域巡山护林,带头参与野生古茶树普查工作。近五年来,查验进山人员1.5万人次,巡山护林1000余次,入户宣传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144株,设立界碑8座、界桩80棵。未发生野生古茶树被盗采、盗剪、盗挖情况,积极参与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分布在海拔2200—2750米之间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强的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8万多株原生古茶树得到有效保护。

(二)严肃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工作中,通过悬挂布标、张贴通告、发放通知书等方式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毁林种茶、种粮、建盖羊圈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19年以来,共张贴护林防火、毁林种茶、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告示140条,定向编发宣教、警示短信3000余条,核查在林地内挖路、采石、建房、种茶以及盗采(伐)古茶树、过度放牧等违规行为493起,拆除违法养殖圈舍32间,带领干部职工恢复植被85个图斑,辖区内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资源更加安全。

(三)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工作。2011年—2019年代表林草部门被抽调参与城市规划开发、县城集贸市场提质改造、勐库冰岛茶小镇建设等征地拆迁工作,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材料收集整理、入户调研宣传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协调处理群众搬迁后续工作等。累计参与征地619亩,涉及农户304户1213人;拆除县城集贸市场房屋6091.51平方米,安置住户(商户)61户252人;拆除冰岛老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47600平方米,安置农户74户272人;收集整理档案材料7排35柜326盒。通过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有力的助推了美丽县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等工作,充分展现了林草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在疑难工作中用得上、在基层一线顶得住,以政治强、情怀深、工作实、纪律严的良好形象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基层干部的一致好评。

荣誉基础:

2000年11月获县委、县政府村级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12月获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九五”期间“森林防火先进工作者”;2010年12月获县林业局党组“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2月获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优秀指导员”称号;2022年1月当选双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大农业农村与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附件3

邹光啟

男,汉族,中共党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规划设计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1年-1984年 云南省永善县第二中学读高中;

1984年-1988年 西南林学院林学专业读本科,获农学士;

1988年-至今 任职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历任见习生、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其间:2014年7月任规划设计室主任)。

主要事迹:

(一)主持完成《云南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云南林业“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2016年—2020年)》《云南省森林经营规划(2017年—2050年)》《云南省“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等全省性林业规划10余项,为全省林业和草原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擘画发展蓝图,在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林业扶贫等领域贯彻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落实上位规划目标任务。成果质量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二)主持完成《云南江城茂源林业有限公司47.6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省利用法国开发署(AFD)贷款开展生物固碳造林和沼气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长江(昆明段)面山林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云南省横断山南缘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等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10余项,利用先进理念、技术,确保项目高质量落地。

(三)主持完成丘北、景洪(两轮)、勐海、镇雄、通海、澄江、华宁等县(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累计调查面积300多万公顷;组织完成区域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任务3次,完成调查样地1080块。为全省森林资源监测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数据。

荣誉基础:

1999年度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黄佳聪

男,汉族,中共党员,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2年9月—1985年7月 腾冲县一中读高中;

1985年7月—1985年9月 待业;

1985年9月—1989年7月 西南林业大学读书;

1989年7月—2001年12月 保山市林科所工作(其间:1993年4月任副所长);

2001年12月—2019年6月 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其间:2001年12月任副站长,2010年4月任站长);

2019年6月—至今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工作,任站长。

主要事迹:

(一)带领团队技术支撑保山市建设泡核桃产业基地461万亩,2021年实现农业产值29.2亿元。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8)、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4/11)、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0/30)二等奖(4/9)三等奖(2/7)各1项。

(二)主持腾冲红花油茶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选育良种11个(含审定1个)、发明专利1件、地方标准5个、专著1部、论文19篇,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7),技术支撑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库1个、产业基地50余万亩、2021年农业产值0.8亿元。

(三)主持选育余甘子良种5个、发明专利2件、地方标准3个、专著1部论文7篇,获省政府诤言奖1项(独立)、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7),良种良法支撑云南省余甘子产业基地从“0”到“1”、从“1”到“30万亩+”蜕变,2021年农业产值1.6亿元。

荣誉基础:

2016年5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9年1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9月获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马 骏

男,回族,中共党员,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总站站长,正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4年9月—1988年6月 西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本科学习;

1988年7月—2010年1月 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其中:

1988年7月—2000年12月 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2001年1月—2010年1月 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2010年1月—2013年10月 昆明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2013年11月—2019年3月 昆明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站长、林科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2019年3月—至今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总站站长、党支部书记、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事迹:

(一)发展特色经济林,服务乡村振兴。主持“滇中山地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推广”等5项中央财政、市级核桃产业科研推广项目,建设示范基地2万余亩,主编出版《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核桃丰产栽培管理》等地方标准、培训教材,印发4万余册,培训基层林业技术员、林农10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成果获梁希科技二等奖。

(二)主持石漠化和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攻关、集成创新取得重要突破。筛选出适宜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树种45种及漏斗底鱼鳞坑整地增加降雨汇集、提高幼苗抗旱力的造林技术,将困难立地造林保存率提高到80%以上,主编相关造林技术地方标准4项,图书2部,成果推广10余万亩,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三)为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美丽乡村发挥重要作用。2010—2018年两次主持开展昆明市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古树名木数量分别为23252株和58563株。针对古树名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各县区乡村指导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一树一策提出古树名木保护技术方案,并指导实施,建成昆明市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动态保护管理。

荣誉基础:

2005年04月获昆明市人民政府“特等劳动模范”;2012年7月获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6年10月获国家林业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田玉梅

女,白族,中共党员,泸水市生态修复管理所,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 云南省林业学校就读;

1991年7月—2002年11月 泸水县大兴地乡林业站工作;

2002年12月—2009年10月 泸水县林业局天保办工作;

2009年10月—2011年7月 泸水县林业局营林股工作;

2011年7月—至今 泸水市林业和草原局产业项目办工作。

主要事迹:

(一)在2018年—2020年脱贫攻坚期间主持泸水市“三区三州”产业项目实施。一是实施泸水市核桃提质增效项目15.092万亩,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6202户24132人,人均增收2000元。二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林下中药材(重楼、白芨)种植640亩,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428人,人均增收5000元。三是实施漆树提质增效项目0.4万亩,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301户1053人,人均增收2000元。

(二)2021年—2022年负责市林草局乡村振兴工作,配合编制完成《泸水市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未来4年林草行业乡村振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林下中药材种植200亩、澳洲坚果提质增效1700亩、香料万寿菊种植1000亩、芒果示范点打造22亩4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2021年10月—12月,承担泸水市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调查范围涉及8个乡镇67个村委会,调查总面积286305.05公顷,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92.7%,共区划小班60650个。作为项目组组长,带领项目工作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外业调查、编制泸水市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报告,为“十四五”期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数据。

荣誉基础:

2004年2月获云南省绿化委员会、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全省林业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3月获怒江州林业局授予全州林业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7月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