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黎贡山 呵护美丽怒江

2022-05-27 20:24:11   来源:云南日报   

护林员在安装红外相机 供图

怒江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队员们在巡山护林 供图

怒江金丝猴 通讯员 王斌 摄

高黎贡山听命湖 通讯员 陈奕欣 摄

生物生态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组建州、县(市)、乡(镇)、村四级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不断强化规划、管护、科研力度,持之以恒守护好高黎贡山,呵护好美丽怒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高黎贡山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雉类和鹊类的乐园”“哺乳类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跨怒江州和保山市,其中怒江州境内管护面积32410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

“这几天下雨,山路不好走,注意安全。”近日,泸水市片马镇片马村护林员六普在妻子的叮嘱声中,走进高黎贡山莽莽丛林,开始野外巡护工作。

“这次巡山,我要多走几个地方,特别是高黎贡山泸水段东坡要多待几天,那里发现了怒江金丝猴新猴群。”首次拍到怒江金丝猴照片的六普,每一次巡山都带着相机,希望能拍摄到更多怒江金丝猴活动的视频和图片,为今后怒江金丝猴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担任生态护林员12年来,六普的足迹踏遍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片马辖区的每一个山头箐谷。

六普的祖祖辈辈都是猎人,现在他和乡亲们放下弩弓,登山穿林,露宿山野,与山林鸟兽为伍,冒着被毒蛇野兽袭击的危险,一个月里有20多天穿行在高海拔的山间密林,管护森林资源、防范森林火灾、打击盗伐盗猎。

“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高黎贡山。”六普说,巡山护林艰苦而危险,有一次巡山,他忙着跟踪怒江金丝猴,忘记了归途,干粮吃完了吃野果,在原始森林转了两天一夜才回到家。

令六普最自豪的是,他是第一个在野外拍摄到怒江金丝猴的人。2011年10月16日,他拍摄到一种嘴唇突出、鼻子上翘的黑色猴子,后被证实为金丝猴新种,中国灵长类专家组将其命名为怒江金丝猴。2021年,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授予六普怒江金丝猴巡护监测特别贡献奖。

为切实加大高黎贡山保护力度,怒江州组建州、县(市)、乡(镇)、村四级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86支、队员6886名,增派驻村干部86名,负责高黎贡山日常巡查、监测及保护工作。成立了怒江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联合会,将每年5月定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保护宣传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实现山山有人护、箐箐有人管,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保护高黎贡山,就是保护幸福家园、呵护美丽怒江”已成为怒江各族人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放下砍刀,植树造林,用心守护高黎贡山一草一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从建区前的82.3%增长到现在的93.7%,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野生动物栖息范围不断扩大,种群数量有的保持稳定、有的逐年增多。怒江金丝猴、戴帽叶猴、高黎贡羚牛等珍稀动物种群出没于崇山密林中。

好生态成为“金饭碗”

傈僳族农民密波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从“山地刨食者”变为“鸟导”,挣“鸟钱”,端上“金饭碗”。

密波四家住高黎贡山山脚下的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这里河流密集,林多鸟多,是怒江州观鸟经济起源地。

2018年,怒江州科技局派驻三河村驻村工作队员张朝江提出了以绿水青山为场地的百鸟谷扶贫车间计划。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有黑颈长尾雉、白腹锦鸡、白尾梢虹雉等一大批国家级保护鸟类。”张朝江说,高黎贡山525种鸟类中,三河村就占了210种,发展观鸟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密波四家建了鸟塘、民宿,为游客提供背包、运输、送餐、住宿、鸟导等服务,加上草果、刺龙苞等林下种植业,一年可收入四五万元。

伴随着观鸟经济的繁荣,山里的草果、核桃、刺龙苞、花椒、黄精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在扮绿座座青山的同时,也鼓起了三河村民的腰包。

“保护高黎贡山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现在村里再也没有人砍树打鸟了,人人护林爱鸟。”密波四说,现在的三河村,山清水秀,百鸟飞翔,老百姓的日子也富裕了起来。

从最南边的三河村到独龙江峡谷,怒江州境内的高黎贡山密林里已建成观鸟点46个,许多曾坐守青山、苦挨清贫的村民,依靠观鸟经济,实现了不种地也能脱贫的梦想。

“打鸟人”变“鸟导”,角色的转变,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和怒江发展理念的更新。

近年来,怒江州对高黎贡山生态保护由单纯森林保护迈向以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综合保护为本,以科学研究、资源监测、中外合作、推动周边发展等多领域拓展道路。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原来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恢复植被,进退之间,人与自然臻于和谐。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面积38.67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面积6万亩,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188个,涉及7万多户29万人;积极开展怒江花谷和“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行动,5年植树栽花26.91万株,营造林56万亩,怒江成为全国有名的养心天堂,绿色成为怒江最显著底色,数万村民在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中走上致富路。

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幸福靠山

中午,独龙江乡孔当村护林员木忠胜巡山归来后,一头钻进山涧草果地,清理杂草,砍除枯枝。山脚,独龙江碧蓝如玉;山头,林茂草盛,满山透绿。

木忠胜进山护林之余,靠种草果和羊肚菌,一年收入五六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地处怒江峡谷腹地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融合的有效路径,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实施生态补偿就业,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旅游业,数十年久久为功,荒山得绿化、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24万亩草果、4000亩羊肚菌、7000亩中草药和20150箱中蜂,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护林员+”模式和林下产业,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使固守边疆的群众获得了就地就业和致富机会。怒江州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秀兴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曾被大山大江阻隔的怒江峡谷,正将环境劣势转化成生态优势,点绿成金,许多山区农民从家门口的生态宝库中受益致富。

“让生态红利落到每户百姓的口袋里,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富民,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建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在建立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立体生态保护模式的同时,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山脚和怒江、澜沧江两岸掀起一波又一波植树造林和林下产业建设高潮。核桃、花椒、漆树种植面积超过230万亩,草果种植面积达114万亩,打造了一批农村人口参与度高、带动性强的绿色生态产业,绿色颜值变为富民价值,座座青山成为边疆人民的幸福靠山。

记者 李寿华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