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3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云科奖发〔2023〕1号)要求,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按程序审核,拟提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推荐的“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育与集成示范”项目为202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候选项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2023年5月17日—5月23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改革与科技产业处联系,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联系人及电话: 王老师,0871一65198463。
附件:“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育与集成示范”公示信息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5月16日
附件
“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育与集成示范”公示信息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云南松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选育与集成示范
(二)项目来源:“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林木花卉新品种选育与扩繁”研究任务“云南松二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1B0204)、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云南松抚育经营技术规程”(2013-LY-168)、云南省云南松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云发改农经〔2011〕333号)、国家林业局关于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场发〔2009〕11号)等。
(三)完成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玉溪市国营玉白顶林场)、弥渡县林木良种培育站
(四)完成人:陈强、郑畹、李思广、苏俊武、谷丽萍、余天林、车凤仙、常恩福、孙志刚
(五)提名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六)申报奖励等级: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项目简介
云南松是云南省第一大用材和生态树种,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云南、支撑产业发展、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地位极其重要,面积达548.83万hm2、蓄积量达3.96亿m3,造林面积占云南省有林地面积的52%。长期以来的人为逆向选择,导致云南松优良基因流失、生长量低、干形弯扭、纹理扭转、抗病虫害能力弱,严重影响了以云南松林分为主的高原山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本项目保存了云南松的重要基因资源,重点攻克了良种创制的技术难题,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云南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主要技术内容:1.通过对云南松分布区的广泛调查,从种源、优良单株和个体类型3个方面收集保存基因资源,并建设了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辅助,建立了国内唯一的云南松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选择、收集保存材料的覆盖范围广、选择保存的性状类型多,对云南松的基因保存、物种多样性保护和遗传育种具有重大作用。2.提出了种子园建成后的抚育施肥、小蠹虫防治、人工辅助授粉和种子采收等配套措施,保障了良种生产。通过子代生长量、树干通直度、木纹理扭转度、抗病虫害能力等指标的测定,从131个家系中选择出32个云南松优良家系,为我省和西南地区的林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良种保障。3.通过对云南松开花结实的物候观察,划分了雌球花的发育阶段,确定了最佳套袋、授粉和摘袋期,通过多次授粉,提高了杂交受孕率,突破了云南松种内杂交、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育种技术,首次完全自主创制出新的种质,通过子代生长量和通直度测定,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攻克了良种创制的技术难题,为二代种子园的营建提供了核心材料。4.归纳总结了云南松2种起源8种林分类型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抚育方法,制定了抚育技术行业标准,实现了精准化管理,提升了林分质量和效益。
三、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项目贡献情况
(一)候选人对项目贡献情况
(二)候选单位对项目贡献情况
1.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负责任务的总体设计、技术组织实施、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全面负责云南松种质资源库建设、云南松种子园经营管理及优良家系选择、云南松杂交育种、云南松良种和抚育技术集成示范。
2.玉溪市玉白顶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玉溪市国营玉白顶林场)
承担1235亩云南松种质资源库建设,分为南片区(733.80亩)、北片区(469.2亩)和西片区(32亩)3个片区;营建抚育技术集成示范林500亩。
3.弥渡县林木良种培育站
承担云南松种子园经营管理,协助承担无性系种子园子代测定、云南松控制授粉、云南松×思茅松控制授粉、杂交育种子代测定、云南松良种集成示范。营建无性系种子园632亩、杂交育种子代测定林100亩、良种示范林520亩。
四、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五、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