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昌宁县西山国社合作林场,隶属于保山市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始建于1985年11月,经营管护面积3.47万公顷。采取林场与合作社集体联营方式,4%是国有林,96%是集体林,林场与134个合作社签订为期50年的山林联营合同,涉及昌宁县大田坝、田园、鸡飞3个乡镇11个村民委员会,合作社自愿将山林土地投出支持国家办场造林,发展以秃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待林木有收益时其纯利按4:6比例分成,林场6成,集体或农户4成。
资源禀赋
林场森林覆盖率97.3%,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2.18万立方米,拥有全球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秃杉林2133公顷。林场辖区优势树种主要有云南松、西南桦、旱冬瓜、杉木、秃杉、栎类等。
核心价值
1986年以来,林场一直致力于种质资源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昌宁碧园寺秃杉无性系种子园、尖齿木荷种质资源库、濒危植物翠柏种质资源库、旱冬瓜种质资源库、秃杉种质资源库,共计建设面积545亩。2021年,林场参与云南省2021年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主要用材树种种质创制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秃杉高世代遗传改良课题任务。目前正积极开展秃杉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试验、子测林营建及二代育种园建设。
管理成效
自建场以来,林场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森林资源灾害防控及项目研究等措施,用最严肃的工作态度、最严谨的工作作风、最严格的工作纪律切实做好生态资源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等工作,筑牢昌宁县西部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