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昌宁县天堂国有林场

2025-05-12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历史沿革

昌宁县天堂国有林场,隶属于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始建于1980年1月,位于昌宁县城以北,距县城25千米,与4个乡镇10个村82个村民小组接壤,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高峰松子山,海拔2875.9米。

资源禀赋

林场面积5560公顷,活立木蓄积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1%。分布着相对完备的森林、高山草甸、湿地、河流、湖泊、农田等生态系统,林区内有高等植物218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1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长蕊木兰、桫椤等19种;天堂林区水青树居群,是目前全球保存最完好的水青树居群;天堂大头茶和昌宁兰则为昌宁独有种。林区内有兽类66种、鸟类140种,有两栖类动物24种,爬行类动物28种。

核心价值

林场所处天堂山是横断山脉在云岭大地的延伸,是“三江”形成时期高山、峡谷地质地貌遗迹的生动代表,是地质和生物多样性的绝佳样本。对研究澜沧江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

管理成效

经过几代林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林场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从2020年开展监测保护以来,已监测到野生动物2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在保山市范围内首次监测到活体,黑颈长尾雉的监测成果有效填补了昌宁的空白。此外,还监测到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白鹇、麂子、黑熊、黄猴貂、猕猴、熊猴、眼镜王蛇等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环颈山鹧鸪、獾、豹猫、果子狸、豪猪、野猪等多种国家珍稀动物。2023年1月,林场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员会命名为2022年“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