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昆明市西山林场,始建于1959年10月,隶属于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场部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社区马街中村。管辖区域与西山区团结、碧鸡、马街,五华区黑林铺、西翥、普吉6个街道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红土地镇毗邻。主要承担保护昆明市主城区滇池西岸国有森林资源、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获取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经营目的,合理、适度、有序开发,扩大绿化面积,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培育,提高生态功能,优化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和林龄结构,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将国有林场建设成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管理科学的智慧化新型林场。
资源禀赋
林场面积5000.4公顷,森林覆盖率69.69%,活立木总蓄积量24.088万立方米,公益林面积2596.9公顷,商品林地面积为1516.9公顷。
核心价值
林场作为省会城市的市属国有林场,集滇池面山和城市面山于一体,在交通、人流、社会、经济、人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综合区位优势。通过古树顶级群落科考调查,发掘和培养滇中山地造林适应优良乡土树种滇青岗、滇石栎、高山栲、椎连栎、元江栲等壳斗科苗木,在岩石裸露山地极差立地条件下,进行“近自然植被恢复模式”造林示范推广,近5年来取得95%以上的保存率,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生态资源载体,更是滇池母亲湖的森林背景墙、主城西岸的生态天际线和瞭望都市的看台。
管理成效
经过几代林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林场已逐步向绿色、科技、智慧、共享的现代化国有林场方向发展。近5年来,林场先后落地全国首个Cop15碳中和林;成功申报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云南省文明单位;通过 AR、VR 等技术基本实现森林资源管护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全省首个信息化森林资源保护监测平台建设并运用的国有林场;2022年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全省19家重点区域保障性苗圃基地之一,现存圃苗木83.8万株,其中:普吉苗圃57万株,马街苗圃26.8万株;成功申报省级林木良种滇青冈、元江栲优良家系;引进昆明地区木本森林蔬菜高效培育技术种植200亩;新建木本森林蔬菜种质资源收集圃10亩;打造《森林庄园》林果林药种植544亩;正积极探索特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林下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将国有林场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供生态服务、发展林下经济为主,有效盘活森林资源,进一步提升国有林场资源资产价值化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