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曲靖市国有海寨林场,隶属于曲靖市林业和草原局,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始建于1954年1月,前身为南盘江上游国营造林队第三分队;1955年1月,经原云南省农林厅批准改为国营林场。分布于麒麟、沾益、马龙、陆良、富源等县区境内,南北跨度59千米,东西跨度37千米。林场辖7个营林区29个管护站。主要工作职责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生态修复、生态资源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资源禀赋
林场面积1.7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2%。主要分布有华山松、云南松、川滇桤木、栎类等乔木树种;小铁子、火棘、苦刺、棠梨、马桑、野蔷薇、杨梅等灌木;旱茅、白茅、蕨类、野古草、火绒草等草本植物;以及珍稀且药用价值较高的麻黄、大一枝箭等中药材。
核心价值
林场位于曲靖市主城区附近,区位优势明显,对珠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独木水库、水城水库、响水坝水库的主要水源涵养区,每年涵养水源780万吨,吸收二氧化碳603万吨,释放氧气440万吨,森林资产总价值达30亿元,为曲靖市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管理成效
林场建场70多年来,林场人赓续初心使命、扎根珠源,用青春、汗水、智慧建成了曲靖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面积由0.7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6.5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8%增加到目前的92%,林木蓄积量由1.3万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55万立方米,累计完成造林54万余亩,森林抚育20余万亩,低效林改造1.6万亩,为社会提供各类木材30余万立方米,创造了荒山变林海、石漠变绿洲的喀斯特奇迹。海寨林场凭借先进的营造林技术和丰富的石漠化治理经验,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国营林场”“全国国营林场500强”和“全国经营示范林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