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红河州芷村国有林场,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为副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始建于1954年1月,前身为云南省国营重点造林第五分队,1956年4月撤队建场成立蒙自国营林场,2016年12月更名为红河州芷村国有林场。主要承担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和营林生产技术研究、推广、运用等工作。
资源禀赋
林场面积20167.06公顷,森林面积12509.08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7.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2.03%。
核心价值
林场以“国家门户·滇南中心——蒙自城”为轴心,由东北向东南到西南呈扇形分布,海拔1300—2100米,肩负着辖域蒙自、屏边、个旧两市一县的五里冲、庄寨等9座中小型水库17万亩水源林和蒙自市10万亩城市面山绿化带管护重任。林场辖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华山松、杉木、桤木、银杏、山茶等原生乔木树种,白花油茶、红花巨果油茶、云南樱花、黄连木、海棠、秃杉、红豆杉、竹柏等引进树种,多歧苏铁、华盖木、云南穗花杉、河口金花茶等极小种群保护物种,对开展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管理成效
做实“扩绿”文章增量。自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林场依托珠江防护林、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建设,完成新造林4.53万亩、低效林改造1.5万亩、森林抚育4.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41.75%上升至62.03%,2018年5月荣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下足“兴绿”功夫增值。林场推动实施杨柳河引水万亩水源林建设工程,为蒙自市用水安全保驾护航。开展羊肚菌、虎掌菌等食用菌仿野生种植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打造杨柳井景区、佛悦森林公园集科普、苗木、产业、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服务展示中心,充分发挥了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林场建有省级保障性苗圃基地1005亩,培育杉木、香樟、银杏、雪松、冬樱花、黄连木、白枪杆等良种苗木300万株。
答好“护绿”答卷增效。林场成功探索“林木资源保护+物种资源保护+繁育回归”的新模式,开展实施多歧苏铁、华盖木、云南穗花杉、河口金花茶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建成温室2个410平方米、植物救助站1个、野外回归基地370亩,完成救助保护4307株、引归植物6950株、人工扩繁保护植物18种15676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