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白成亮厅长在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发言

2007-11-03 20:27:4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在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发言

                            云南省林业厅厅长 白成亮                                    (2006年9月28)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此召开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场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认真总结“十五”期间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全面部署“十一五”时期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工作,这必将有力地推进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级林业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两个关于加快(速)林业发展决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协调,认真抓好落实,使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正逐步向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社会服务的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进,显现出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力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山区群众致富、地方财政增收的有效途径。     “九五”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全省初步形成为了以核桃、板栗、八角、花椒、果梅、银杏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初步形成特色经济林区域性生产布局,为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现达700万亩,年产核桃8.4万多吨,总产值约20亿元, 成为我省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林果,在全国核桃产量中名列前茅。在抓好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同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特色经济林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大批经济林果加工企业迅速崛起和壮大, 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我省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促进我省林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现阶段林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化发展。针对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总体投入不足,发展速度还比较慢,整体效益较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特色经济林建设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按照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八大产业的林业发展思路,认真落实我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管理,强化各项措施,注重质量效益,促进我省特色经济林快速、稳步和健康地发展。为此,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抓资金投入,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保障。自1995年以来,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投放大量资金用于发展特色经济林,为我省特色经济林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但随着经济林发展的不断加快以及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大,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的资金投入显得十分不足。“十一五”期间,为确保经济林快速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议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将特色经济林发展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特色经济林的投资力度。州、市、县各级政府也应将特色经济林投资纳入各级财政投资计划,落实配套资金,形成省、州(市)、县三级合力推动。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广泛利用各方面的资金,包括企业资金、信贷资金和个体、联合体的资金来加大资金投入。除每年各级政府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外,应扩大并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资本运作、广泛招商、民间筹措、金融贷款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三要在资金扶持政策上实行优惠。要优化资金结构,调整投资重点和方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在贷款贴息、原料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四是中央安排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等各项林业建设专项资金,都要与各地实施特色经济林发展项目有机结合,集中财力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项目。    二、抓基地建设,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载体,是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基础条件。按照我省林业“十一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要突出区域特色和规模效应,要在进一步做好和巩固已建成的基地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新基地建设,确保基地发挥规模效益,尽快变成实际生产力。“十一五”期间,要在进一步抓好核桃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果梅、八角、油橄榄、澳洲坚果,适度发展青刺果、滇皂荚、花椒、木瓜、棕榈、美国山核桃等经济林品种。抓住国家鼓励发展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的契机,大力培育以膏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原料林基地。通过5年的努力,到2010年,形成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区域带,全省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人均达到一亩,形成覆盖云南中部和北部区域的优势核桃产业带;在南部地区形成八角和澳洲坚果产业带;在金沙江上游干暖凉冬地区形成油橄榄产业带;在滇西形成核桃、果梅、青刺果、木瓜产业带;在滇东北形成花椒产业带;在滇西南形成滇皂荚和棕榈产业带;在全省建成以膏桐为主的400万亩生物质能源原料林基地,建立起覆盖全省各州市县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    三、抓科技投入,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做好支撑。第一,坚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整个经济林发展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开发的档次,推进特色经济林由资源支撑型向科技支撑型转变,由小规模、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第二,不断培育优良特色经济林品种、苗木,促进特色经济林良种化、优质化。第三,积极建立和强化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结合的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省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第四,重点抓好行业协会和专业经济组织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规范建设,提高协会和经济组织凝聚力,形成各方联动的技术服务与推广模式。第四、在优势特色经济林产区,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经济林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第五,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引进、研发、组装和推广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科技成果,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特色经济林产品质量、产量跃上一个新台阶。第六,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通过林、科、教三位一体等途径,开展对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培训,在农村培养更多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科技的新型农民,真正使先进、适用的科技进入千家万户,进入田间地头。    四、抓龙头企业,促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实践证明龙头企业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一,扶持和壮大以特色经济林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贸易为主,与农民有机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龙头企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重大决策,针对我省龙头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经营水平偏低的问题,为提高特色经济林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重点地引导、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切实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特色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是在资金政策上实行优惠,调整经济林投资重点和方向,对龙头企业在原料基地建设、产品深加工、科研开发等方面进行重点的资金投入和扶持。三是对种植土地的使用及开发利用“四荒”资源上实行优惠。四是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抓好产前和产后服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主导作用。五是鼓励龙头企业及企业家组成协会、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沟通经营情况,协调利益关系,保护企业权益。    五、抓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活力。创新完善机制是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我省特色经济林发展重要措施。一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核心是抓住产权、利益、风险三大要素,构建利益共同体,坚持以产销连接为纽带,以服务连接为桥梁,以利益连接为核心,以机制连接为保障,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因地制宜选择和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环节的利益联结方式。二是创新组织机制。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要求按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与要素,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多种组织形式,即建立和完善目前我省经济林经营的组织模式,包括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公司加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社会服务组织及科研院校加农户等多种组织。三是创新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建立和强化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结合的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重点抓好行业协会和专业经济组织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规范建设,提高协会和经济组织凝聚力,形成各方联动的技术服务与推广模式。    六、抓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领导。推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是新时期林业和农村工作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林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摆到林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并与整个林业和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全面部署。在对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领导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四点:一是紧紧围绕“十一五”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以农民为本,通过不断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使农民从产业经营中真正得到实惠。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林业发展及产业建设的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扶持,把经济林发展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 三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实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子,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四是做好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由过去重点抓地域、抓环节转移到重点抓产业、抓外部环境治理;要集中精力干企业和农户干不了和干不好的事情。要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等方面充分发挥支持、引导、服务和调控职能,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省政府在此召开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场会,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也预示着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一定会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