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草要闻 > 正文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借鉴南非经验提出“社区共管”纳入国家基金管理

2008-01-18 16:58:55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最近,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对南非自然保护事业的考察、参观、学习、培训,对白马雪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南非管理经验和做法将会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以面积为基数来统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等贫困地区,保护区周边社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贫困的特点,社区发展和保护区资源管理问题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周边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的原始的利用方式,成为导致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根本因素,社区问题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个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死守严管的管理方式加剧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和对立。自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实施以来,保护区管理人员走进农户家,寻找双方共同的兴趣,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建立社区共管保护基金的格化箐、茨独顶两个自然村,2004年实施社区共管活动以来,到2006年已连续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以上。在社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保护区十分注重村民的参与,社区群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项目活动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增加了村民对项目活动的拥有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激发了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改善了保护区和社区的关系,社区共管开辟了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鉴于社区共管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借鉴南非等国家将社区共管纳入国家公园职责之一的经验,将“社区共管”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职责之一;二是中央财政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基金”,由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社区管理计划”每五年一周期向国家申报社区共管活动资助,组织好活动的实施,努力实现好自然保护区人与自然的和谐。(陈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