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 座谈会上的致辞 云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林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在这繁花似锦、春光无限的美好季节,我们齐聚彩云之南、滇池之滨,隆重召开第三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受省政协副主席、厅党组书记白成亮和厅长陈玉侯两位领导的委托,我谨代表云南省林业厅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长期以来给予云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会议的各兄弟省区市林业厅(局)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061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总人口448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700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达1111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4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比2002年净增1000元。全省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云南是我国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等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指导支持下,我省林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推进,2003年至2007年共完成营造林2596万亩,义务植树5.43亿株,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3.6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1.5%,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近50%,活立木蓄积量达1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8,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分布有17000多种高等植物和1360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199种,珍稀物种资源占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面积24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二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林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30亿元,增长了近一倍。核桃、茶叶、紫胶、果梅等特色经济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以膏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与中石油、英国阳光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正向纵深推进;以木材加工和林化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升;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迅速壮大,已成为我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三是林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开展了林业国有企业改制、林业分类经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激活了经营机制,扫除了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为加快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四是“依法治林”战略深入实施:林业地方立法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备而又具有云南特色的林业地方法制体系,林业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林业信息化,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办公室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省区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省林业厅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2006年又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设施设备日益完善,省、州、县林业门户网站、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林火地理信息系统等建设进展迅速,省厅还与国家林业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建立了业务专网,大大提升了我省林业科学管理和高效服务的能力。同时,林业政务信息报送力度不断加大,连续6年在国家林业局评比中名列前茅;2007年,我厅共编辑、上报政务信息2245条,被国家林业局办公室采用1553条,在国家林业局评比中采用数量位居第一,总分名列第二;被省委办公厅采用64条,省政府办公厅采用53条,获得省委办公厅信息工作一等奖,被评为全省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最近,厅党组研究准备分三年投入5856万元,推进我省“数字林业”建设,建成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的较为完备的林业主体数据库、专题数据库、资源监测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其他配套数据库,把我省林业信息化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虽然我省林业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与兄弟省区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对我省林业工作特别是林业信息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