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草要闻 > 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0-01-21 16:25:19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昆明市人民政府于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了全市的林业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确立了昆明市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达160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发展120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发展2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20万亩。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73亿元以上。其中,特色经济林产值达10.3亿元;绿化苗木产值达8.2亿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产值达1.6亿元;木材加工业产值达25.3亿元;林产化工业产值达1.3亿元;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产值达4.7亿元;森林生态旅游产值达1.6亿元;科技信息及服务业产值20亿元。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有大的提升,重点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型龙头企业。全力推进林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带动全省、沟通西南、联结全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林业产业园。     《意见》确立了七大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1.加快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坚持外引内培,大力扶持和引进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人造板及其二次加工产品、高档家具等,提高林果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工水平。不断丰富加工产品种类,进一步提升林产品的档次。在安宁、石林、宜良、晋宁、富民等地布局建设木材加工原料基地,有计划地发展速生丰产林20万亩,为木材加工经营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撑,把昆明打造成为辐射全省、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林产品精深加工中心。   2.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继续加快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以北部东川、寻甸、禄劝、富民、嵩明等5个县区为主,发展核桃种植100万亩,扶持建设1个年加工核桃3万吨的大型核桃综合加工企业及一批与之配套的小型核桃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快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以“一湖两江”流域、交通主干道沿线、主城出入口、城镇面山等区域为重点,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晋宁、安宁、宜良等县区布局,精心谋划,大力发展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究制定出台鼓励苗木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优良乡土树种苗木,引导苗木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设苗木基地20万亩。   4、积极开发林下资源产业。积极培育野生食用菌、野生花卉、蔬菜等林下产品产业。充分利用适合野生菌生长的林地资源,重点开发牛肝菌、干巴菌、青头菌和谷黄菌、块菌、羊肚菌、木耳、香菇等野生菌。积极开展人工保育促繁、天然促繁技术的研究,突破部分野生食用菌种自然环境下的人工接种和移植技术,到2015年实现野生鲜食用菌总产量1.5万吨。引进和培育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林下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5.积极培育发展森林旅游业。以各种类型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科学规划,重点开发生态旅游、森林保健、森林休闲运动等特色森林旅游服务业。结合省、市旅游发展规划,推动以“一个中心、三条线路、五大产品、六大景区”为重点的昆明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一个中心”,即把昆明作为全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心,使昆明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大本营;“三条生态旅游线路”,即北部的昆明—富民—禄劝—东川—寻甸—嵩明森林生态旅游线路,中部的昆明(盘龙、五华)—呈贡—晋宁—安宁—西山—官渡森林生态旅游环线,南部的昆明—宜良—石林森林生态旅游线路;“五大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即根据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开发森林康体休闲旅游产品、森林生态观光旅游产品、探险旅游产品、科学考察旅游产品及科普夏令营旅游产品;“六大森林生态旅游经典景区”,即重点建设轿子雪山、北大营高山草原、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白龙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圭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六大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突出推进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把昆明打造成为集森林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基地。   6.加快林化工产业发展。立足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研发新用途,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重点依托省、市林业科研单位,强化林化工高新技术、特色资源昆虫产业,为林化工产业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7.加快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养殖技术成熟和国家允许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其产品深加工,扶持发展为观赏、科学实验、医药行业服务的野生动物养殖业。“十二五”期间,发展野生动物养殖63300头(只)。其中,实验动物6600头(只),药用动物19200头(只),肉用动物37500头(只);培植野生观赏花卉2400万株,药用植物2880万株。   (省林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