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林草要闻 > 正文

元阳县林业旱灾造成严重损失

2010-03-12 16:06:57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去冬今春,元阳县遭遇了60年一遇严重旱情,全县降雨量超常偏少,气温超常偏高,河道平均水流量和库塘蓄水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资料显示,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全县降雨量59.1毫米,比常年偏少74%,比2009年同期偏少79%,全县平均气温达19.2℃,比常年偏高11℃,比2009年同期偏高1.6℃,为历史同期最高,罕见的旱情导致林业产业灾情严重,火情频发,苗木受损,造林地枯死,防护林、用材林受灾,林下草果产业大面积旱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93.43万元。 一是森林火情呈上升态势。2009年11月5日以来,全县共发生卫星热点14个,火灾1起,受灾面积825亩,成灾面积778.5亩,直接经济损失55.43万元。 二是林下经济(草果)产业损失惨重。全县共有草果面积9.4万亩,挂果面积6.2万亩,盛果面积4万亩。2009年产量达1100吨,产值达2200万元,是元阳县林业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去冬今春的特大旱灾,致使全县草果受灾面积达9.4万亩,成灾面积达7.9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达1.84万亩,经济损失2000万元,更为严重的是,60%以上的草果2010年不能再挂果。 三是新造林地受损严重。全县2007年以来新造林地19万亩,受灾面积19万亩,成灾面积16万亩,经济损失2300万元。其中,2007和2008两年新造林地受灾面积14万亩,成灾面积12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10万亩,经济损失2000万元。2009年新造林地受灾面积5万亩,成灾面积4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2万亩,经济损失300万元。新造林地中,经济林受灾面积16万亩,成灾面积15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12万亩,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 四是中幼林及有林地造成损失。中幼林及有林地受灾面积50万亩,成灾面积5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2万亩,经济损失800万元。其中,经济林受灾面积5万亩,成灾面积3万亩,枯死及报废面积2万亩,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五是苗木受灾面大。全县现有苗木450亩,存圃苗木1065万株,受灾面积410亩,受灾苗木383万株。其中,嫁接苗93万株,实生苗290万株。受灾苗种包括油茶、核桃、桉树、杉木、草果、橡胶,经济损失达438万元。 旱情发生以来,县林业主管部门不等、不靠,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人民政府汇报灾情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抗旱救灾,力争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多渠道筹集抗旱资金248.6万元,切实加强火情监测、火灾扑救、组织抗旱物资等方面的工作。先后投入人力1.4万人(次),投入车辆97辆(次),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进入防火期以来,先后投入防火资金58.9万元,人力1700人(次),车辆46辆(次),组织扑救火情火灾90次。三是发动群众人力、蓄力拉(背)水,浇灌2.1万亩林木种苗,减少灾情损失1000万元。同时,搭建了林木种苗遮阴棚,启动了使用保水剂、薄膜等林木种苗抗旱措施。                      (红河州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