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万勇:我省春季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措施

2013-04-08 11:13:21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我省春季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措施 万 勇 我省是全国重点林区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受复杂地理、气候、生产生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省森林火灾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影响大、损失重的自然灾害,且难防难控易伤亡。从总体情况看,今年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必须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坚决防止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一、春季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 (一)自然条件和林情社情对森林防火工作极为不利 一是不利的气候条件。冬干春旱是我省常规气象特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春干旱明显,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2-5成,气温正常至偏高,多大风天气,火险等级偏高,高火险天气持续时间长。二是连续干旱。近四年来,我省持续干旱,平均高火险天数达118天,超历史正常水平67天的76.1%。去冬今春高火险天数129天,占全年的35.3%,仅比2010年少22天,比历史正常水平高92.5%。林内大量枯死林木和杂草存积,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加之风高物燥,林火一触即发,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三是不利的林分结构。约占全省森林面积1/3的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等针叶林油脂含量高、易燃,全省6500多万亩灌木林,特别是滇中地区密灌丛生,连片面积大,局部区域风力迅猛,一旦失火,扑救十分艰难。天然次生林、人工中幼林面积大,健康程度低,也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四是不利的地形地貌。我省山区占94%,特别是滇西、滇西北地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极易形成各种小气候类型,且瞬间变幻无穷,发生火灾后,扑救异常困难,安全风险极高。五是不利的边境防火形势。怒江、保山等8个州市25个县(市)与缅甸、老挝、越南毗连,有防火任务的边境线长达3004公里。境内沿线集中了多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防火投入少,基础建设滞后,抵御外火能力薄弱。境外随处烧荒、随意用火的现象普遍,基本处于无人防火打火状态,且处于下风口,威胁较大。六是不利的传统用火习俗。我省林农、林牧交错,特别是春防期间既是传统节日比较集中、人口流动频繁的时期,又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野外烧荒烧地、吸烟、烧香烧纸等生产生活用火与野外火源管理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火源管控不当,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二)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成为事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一是思想认识与形势不适应。目前,部分地方领导对新形势下防火工作认识不足,判断不清,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部分地方领导忧患意识不强,侥幸心理突出,对防火工作重视不够,各项措施未落到实处。一些地方因领导换届,工作不能得到很好衔接,导致工作脱节,程序不畅,甚至形成扑救安全隐患。二是机构管理队伍不适应。目前,全省森林防火在职在编和借用的人员1020余人,州级防火办平均编制不足5人,县级不足3人,人员严重不足,且整体素质偏低,这一突出问题与森林防火科学化、信息化管理需求差距甚远。有的地方因为防火工作急难险重的任务多,待遇差,人才流失快,影响了正常工作的高效开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多年来,我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每年都有所投入,各方面均有发展和进步,但不成系统、不成规模。基础通信覆盖率仅80%,应急通信畅通率仅90%,分别欠账20%和10%;瞭望监测率仅78%,欠账22%。县、乡级的物资储备量分别比最低储备要求低20-50%,特别是村一级扑火物资储备基本是零,难于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需要。四是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欠账大。我省现有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仅1.2万人,平均每人担负31000亩林地的防扑火任务,扑救力量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也远低于其它重点省区水平。主要原因是重视不够、财力不济,造成大部分县、乡级专业队易建难养,扑火装备落后,已成为制约打早、打小、打了的重要瓶颈。五是应急预案等制度有待完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部分管理制度逐渐滞后,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一些应急预案,照搬照套照抄,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亟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六是五个100%火源管理制度难于落实。从各级执行情况看,部分地方领导认为严管严治易产生矛盾,缺乏足够的胆识和智慧,工作浮于表面,不愿深入落实,对违规行为放任自流,不愿依规严管严惩;部分地方以应付检查考核为目的,对森林火灾安全隐患督查不到位,整改治理效果不佳。 (三)林改和森林火灾保险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巨大影响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防火带来新的挑战。首先,林改后广大林农拥有林权,一旦自家山林发生森林火灾,扑火积极性很高,在缺乏扑火经验和安全避险常识的情况下,自发号召相邻村民上山扑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但对他人或集体山林保护意识淡化,组织群众义务扑火灾较难,往往因小火扑救不及时酿成大灾。其次,林改涌现大量林权纠纷,因调处不当或不及时造成矛盾,从而导致为泄私愤而故意纵火现象发生,增加了火灾隐患。再次,林改后集中经营管理变为分散经营管理,乡际间、村际间,特别是村民小组间、户与户之间缺乏完善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防范难度加大,引发森林火灾可能性显著增加。二是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工作带来的潜在风险增加。一方面,故意纵火骗保的风险增加。随着全省中低产林改造步伐加快,经济林产业飞速发展,森林火灾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加之火灾案件查处极为困难,部分林业经营者受利益驱动,故意纵火,既达到了骗保目的,又可借机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或种植经济林木,严重背离了开展森林火灾保险的初衷和方向。另一方面,消极扑救森林火灾的风险增加。开展火灾保险后,一些地方的群众,在发生森林火灾时不愿积极主动施救,而是采取观望等待的消极态度,任由火势发展,易使小火酿成大灾,这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严肃整治。 (四)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一是国家层面和省委、省政府对防火工作要求越来越越高。上个防期以来,国家森防指、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特别是森林火灾信息报告制度,要求有火必报。对媒体宣传报道的火灾,领导会亲自过问,详细询问了解森林火灾发生和扑救情况。对我们而言,这既是动力更是压力,压力就是要求我们更高标准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懈怠,不出纰漏。二是媒体对森林火灾越来越关注。各类媒体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他们关注或者感兴趣的任何角落,且传播速度及时迅捷,一旦发生火灾,其信息往往在正常渠道上报前就被广泛传播,有些记者和网友为提高点击率,网上互动,故意炒作,刻意夸大火灾的危害及影响,给扑救工作造成被动和压力,加重基层领导浮躁焦虑感,可能造成前线指挥系统紊乱和失误,甚至造成不良安全后果。三是全社会对森林防火越来越关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继而对森林火灾也越来越关心,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敏感时间、敏感区域,很容易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局部区域还会炒作演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是桥头堡建设对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森林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森林防火工作承担着繁重任务、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森林防火工作做得好与否,对桥头堡建设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云南对外开放的形象和环境。六是知名度高、风景名胜区多,火灾影响越来越大。云南是旅游大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全省密布,一年四季游客众多,国内外商旅人员逐年增加,无论哪个区域发生森林火灾,都十分敏感,短时间内就会传向全国,甚至全世界,造成的社会影响很大。 二、落实各项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和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 (一)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强化防火责任的落实一是要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森防指成员单位、林业主管部门的森林防火职责,以及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的森林防火责任;二是健全和完善的政府间、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成员单位间、林业部门间、森林经营者责任考核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和奖惩力度;三是修改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森林防火行政问责办法和考核办法,强化《责任状》的行政效力,维护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推动责任、经费、措施、人员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州、县两级政府要按照每亩林地1角钱的标准将防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四是深化森林防火重点单位及责任人公示制度,抓好重点林区、重点部位的森林防火工作。 (二)以贯彻《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为契机,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去年5月1日,《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省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必须贯彻好落实好。一是要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森林防火系统专职人员,要认真组织学习,做到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二是要通过"七大"宣传工程深入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三是要依据《条例》及时修订完善与之相抵触的规章制度,为依法治火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共同推进《条例》顺利实施;四是依据《条例》严厉打击故意纵火和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做到违法必究。 (三)以安全高效扑救为目标,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措施 一是要全面落实森林消防队、防灭火物资、应急通信和后勤保障措施,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值带班人员要熟知各项规定,加强值班调度,坚决防止业务不熟引起信息混乱,影响正常工作和火情处置;三是分级、分类抓好指挥员、林火管理人员、扑火队员、护林员及林农防扑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要强化安全扑火和自救方法的培训;四是按标准组建专业队伍,落实好扑火专业人员,与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公安消防共建森林防火应急扑火队,配备防灭火物资,地方专业队要配备灭火机具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大力推广以水灭火战法,提高安全保障和扑救效率。 (四)以基层和重点区域为关键,强化群防群治工作格局森林防火工作重点在林区、关键在基层,要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乡、村两级和广大林农身上。一是健全基层防火责任制,通过实施责任书入户工程和责任奖惩制度,把管护责任、监管责任落实到林业经营单位和个人,落实到山头地块;二是积极引导广大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本着自律自愿、互助互利的原则,组建联防联控的新型管护组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调动广大林农参与防火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合力;三是探索建立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既要体现政府为主的原则,也要突出林权所有者和有关受益者责任;四是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要组建应急扑火队,重点林区乡镇必须组建专业队,并配备必要的机具装备,使之成为扑救先锋力量,一旦发现火情,快速出击,能够抓住打有利战机将初发火一举扑灭,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