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天堂,也是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等水禽的重要栖息地。2012大山包保护区向云南省科技厅申报"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3年,云南省科技厅考察组实地考察了大山包湿地。2013年10月18日,大山包湿地与其他16家单位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成为第九批"云南省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大山包保护区目前已建成180平方米的黑颈鹤科普教育馆,内设动物标本15个、展板24块、模型4件、多媒体展教仪器2台、沙盘1个,详尽了介绍了大山包黑颈鹤的分布、黑颈鹤一天的活动、黑颈鹤的食物、黑颈鹤的繁殖过程、黑颈鹤迁徙路线、大山包湿地概况、大山包湿地功能、大山包拥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大山包旅游资源概况、大山包资源保护工作成果等内容,内容丰富、全面,同时已建成的中海子自动气象站、大海子视频监控系统、黑颈鹤行为研究隧道、大海子野生动物救护站、大海子水禽监测屋可用于向游客和学生普及气象、野生动物救护知识,开展野外观鸟、黑颈鹤行为研究等活动。
省级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建设将促进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大山包湿地和黑颈鹤等鸟类的认识,引导他们保护黑颈鹤、保护大山包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