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013-11-28 11:20:34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以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动物和重要经济动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动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繁殖地、迁移地或物种储存地,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和停歇地,包括应拯救物种和扩大种群而人工养殖、放养、驯化动物的保护区。

到2012年末,云南省共建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处,面积41.85万公顷,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2.8%和总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2处,州(市)级12处,县级1处。,已建立14处鸟类环志站,滇金丝猴、亚洲象等动物繁育基地8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分别开展了亚洲象,绿孔雀、鼷鹿、黑颈鹤等种群的分布与数量专题调查。主要保护,滇金丝猴、亚洲象、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印支虎、黑冠长臂猿、羚牛、豚鹿、白颊长臂猿、绿孔雀、马来熊、白腰雨燕等动物。这些保护区的特点:①保护了种类丰富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全省有脊椎动物1737种(包括鱼类),占全国脊椎动物总数的59.0%,大多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有效保护。②保护了特有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中国的脊椎动物中:哺乳类有73个特有种,云南分布有30种;鸟类有99个特有种,云南分布有32种;两栖爬行类有56个特有种,云南分布有13种,占23%。这些特有种大多在保护区内得到了有效保护。③ 在全国范围内只有云南有天然分布的动物有亚洲象、绿孔雀、印度野牛、白颊长臂猿、白眉长臂猿、鼷鼠、豚鹿等,这些物种多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