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三增强""四注重""三转变"
学习善洲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务林人
--在善洲林场座谈会上的讲话
厅党组书记、厅长
(2013年8月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把杨善洲精神作为我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载体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动我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务林人。在座的许多同志都多次到过善洲林场,但每一次来,我们都会受到新的教育和启发,会被杨善洲同志一心为民、务实清廉、艰苦奋斗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境界所震撼、所感动,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和升华,为我们推动森林云南、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信心和力量。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党员领导干部,是云岭大地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和重大典型。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亲切真实生动、可感可学可用。尤其是他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休后,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深山、绿化家园、创办林场、兴林富民的伟大壮举,集中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作为云南的林业工作者,我们既为此倍感自豪和骄傲,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是时代的呼唤,是群众的期盼,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森林云南、促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作为林业部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以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格为镜鉴,对照自己、查找差距、转变作风、整改提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践行群众路线,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务林人,扎实推进森林云南、美丽乡村建设。
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学习杨善洲精神要紧紧围绕"三增强""四注重""三转变",努力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务林人。
"三增强":
一要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意识是党的整体利益与意志在每个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是党员的灵魂,是标志党员先进性的"身份证"。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我们要把杨善洲同志作为做人的"楷模"、行动的"标杆"、修养的"镜子",认真查找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差距,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着力解决党性观念不强、精神低迷涣散等问题,自觉"过滤"思想杂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拥护党的纲领,服从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政策,遵守党的纪律,为发展党的事业、实现党的理想奋斗终身,永葆共产党人的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二要增强责任意识。在什么岗位就尽什么责,干什么事就成什么事,不当白吃干部,不做庸碌之人,是杨善洲同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推广农业科技,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挽起裤腿带头干,一身泥、一身汗,带领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粮书记";为了兑现给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他退休不褪色,爬高山、住窝棚,20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用尽毕生的心血建成了5万多亩的善洲林场。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这种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着力解决不思进取、怕担责任、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等问题,紧紧围绕森林云南建设的总体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肩负起"兴林富民"的重任,恪尽职守,务实进取,加快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努力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切实把林业培育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帮助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促进全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导产业。
三要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杨善洲精神的核心本质。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对照反思自身在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惠民政策,落实便民措施,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科技推广、项目安排等方面,主动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便捷服务。
"四注重":
一要注重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按政策办事、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办事,是杨善洲同志一生奉行的行为准则。我们在新形势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进一步发扬他的这种精神,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从厅党组做起,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模范遵守党纪国法,严格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林业立法工作,努力形成完备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地方林业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狠抓严格执法,依法治林,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与此同时,要全面提升林业干部队伍的法治意识,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用法律规范约束言行,按法定程序服务群众。
二要注重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人心齐、泰山移"。团结是干事的基础、创业的前提;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垣荡、团结干事的高风亮节,始终把团结作为林业部门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讲党性、守纪律,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部门的团结、系统的团结,营造团队文化,打造团队精神,树立团队形象,增强整体合力,努力在林业系统形成精诚团结、敬业奉献,干实事、出实绩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要注重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当前,我省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的攻坚阶段,林业产业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林业改革正值新旧体制转换的重大关头。进则压力加大、矛盾复杂;退则前功尽弃、满盘皆输。我们要以学习善洲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为契机,牢牢抓住推进森林云南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大力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思想束缚和政策障碍,不断深化林业改革,理顺林业管理体制,激活林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林业改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四要注重关心基层、贴近群众。学习善洲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兴林富民"作为林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到森林云南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体现在思想行动之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工作决策的根本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
"三转变":
一要转变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折射政治信仰。我们要始终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不动摇,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改造灵魂,真正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内化为我们的思想意识,外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在思想上牢记党的宗旨,在一言一行中践行群众路线。
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工作作风体现综合素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注重改造灵魂,从思想上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注重素质提升,从行动上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全省林业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克服和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高效务实的作风努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三要转变生活作风。生活作风反映品格修养。我们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杜绝享乐主义、狠刹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做到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同志们,学习善洲精神、践行群众路线,贵在触及思想、净化灵魂,重在实践创新、推动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全省林业系统要率先学、深入学,学出成效、创造经验,真正把杨善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光明磊落;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常怀律己之心,敬畏权力、接受监督;像他那样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敢于直面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像他那样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心系百姓冷暖,俯身为牛,甘做公仆。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把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与谋划林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树立形象,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森林云南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