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临沧市全力建设“森林临沧”

2014-02-17 13:32:45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近年来,临沧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景观林业,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系,建设"森林临沧",初步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临沧成为云南省首个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州市、滇西南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并喜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云南最佳生态州市"等荣誉称号。

一是着力发展生态林业,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深入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陡坡耕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重要生态建设工程,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造林617.15万亩,义务植树27689.6万株,退耕还林131.42万亩,防护林建设14.5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建设14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23.16万余亩,农村沼气池建设10.24万口、新建太阳能1.3万台、节柴改灶3.19万户,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704.26万亩、累计兑现补偿资金2.53亿元。深入推进"平安林区"创建,突出抓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境内分布的原始生态系统类型和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连续24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无扑火人员伤亡的好成绩。全市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双江县在推进"森林双江"工作中,围绕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镇、美丽村庄、美丽机关、美丽工厂、美丽校园、美丽社区、美丽警营、美丽大道、美丽医院"十大美丽",突出办公区美化、城镇绿化、沿线景观打造、陡坡地退蔗还林、脆弱区生态修复等"十个重点",落实深化林业配套改革、合力创建森林社区、实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等"八项措施",努力把双江建成"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爽、人文荟萃、经济循环"的大美之地。沧源县牢固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现有林地前提下,举全县之力,大力开展"森林沧源"建设,加大育林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32%。

二是着力发展民生林业,森林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大力发展以木竹板浆纸、木本油料、茶叶、咖啡、林化工、苗木、林下经济七大产业,形成了一批集群式发展的林产业基地。2013年全市累计建成林产业基地1450.89万亩,其中核桃746万亩,澳洲坚果67.16万亩,油茶19.1万亩,竹子186.46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206.04万亩,以西南桦为主的珍贵用材林26.92万亩,茶叶、橡胶、木瓜等其它树种199.21万亩。全市核桃挂果面积279.74万亩,产量14.09万吨,总产值39.45亿元,农户人均核桃纯收入1879元。全市林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林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林业企业从2008年的204户发展到2013年的283户(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户、省级20户、市级龙头企业3户),总资产72.62亿元,固定资产31.86亿元。企业集约林地56万亩,完成造林44.8万亩,带动周边群众10余万人,长期吸纳农民工4万余人,林业企业已成为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联结点"和"助推器"。预计2013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05.6亿元、比2008年的19.4亿元增长444.32%;林业增加值57.5亿元、比2008年的13.6亿元增长322%;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从2008年的680元提高到2738元,增加2058元。产业结构比例逐步优化,一、二、三产结构比例从2008年的91.9:5.8:2.3调整为70.7:26.4:2.8。呈现出一产稳定增长、二产比例增加、三产良好起步的态势,林业已成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在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中,立足优越的热区资源条件,规划到2015年全市发展种植澳洲坚果50万亩。由于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实际完成面积远远超过了规划目标。到2013年,全市实际完成澳洲坚果种植67.16万亩,投产面积5.6万亩,壳果产量达1024吨,产值3072万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14元。目前临沧市坚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永德县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先后建成了大雪山乡、永康镇、崇岗乡等万亩澳洲坚果示范基地,已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澳洲坚果之乡"荣誉称号,目前,全县澳洲坚果20.05万亩,澳洲坚果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的"小康树"。

三是着力发展人文林业,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不断进步。注重弘扬生态文化,扎实开展森林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森林防火知识征文和茶道表演等森林文化活动和林业科普知识活动,大力宣传建设"森林临沧"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工作措施,向社会公众大力开展"森林临沧"建设知识宣传,实现森林文化宣传体系全覆盖。以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和生态教育基地等为载体,挖掘了佤文化、茶文化和花文化等一批森林生态文化产品,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高奖项名称"金海棠奖"来源于临沧特有野生花卉"长翅秋海棠"。

四是着力发展景观林业,森林城镇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扎实开展好以"乡土大树不出临,万棵大树进县城,千棵大树进乡镇,村头村尾树成林,农户房前10棵树"为内容的"城乡植树造林建设森林临沧"活动,2013年全市"城乡植树造林建设森林临沧"活动完成投资5.92亿元,完成树木种植510.96万株,占计划任务的98.03%。其中,县城区种植10.53万株,占计划任务的131.59%;乡镇种植8.51万株,占计划任务的109.11%;村种植10.31万株,占计划任务的110.83%,农户种植481.62万株,占计划任务的97.07%;造林成活率85%。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按照建设"百米有绿地、千米有公园、路旁树成荫"的城市绿地景观和绿色目标村庄,重点实施了各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林业生态景观工程,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形成了主干道"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景观。全市累计绿化国道、省道、县道、乡道5299公里、3.18万亩,绿化率达40%。新建了一批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重点建设了南滚河国家公园和临翔区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江自治县大浪坝省级森林公园、临翔区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以及临沧市中心城市公园、临沧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在临沧城中心城市建设上,临翔区已建城区绿化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在临沧城现有28条城市街道两旁实施了园林绿化工程,共种植香樟、小叶榕、法国梧桐、天竺桂、鱼尾葵、杜英、银杏、滇朴等不同品种的行道树2万余株,城市绿化面积20余万平方米。以乔木为主体、灌木为补充、花草为点缀的临沧城园林绿化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西河园、沧江园、玉龙湖、南汀河西河滨河绿化带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优美环境,还为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临沧市林业局 陈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