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姚县依托资源和品牌优势,整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绿化造林、扶贫开发和水保等工程项目,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闯出一条既保护生态,又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一是坚持规模化种植,夯实产业基础。制定并实施《大姚县核桃种植布局规划》,每年新种植核桃20万亩以上、实施集约化经营示范1万亩以上,并把核桃种植任务落到了山头、地块和农户。目前全县1万亩以上连片核桃基地有29片,5000亩至1万亩的连片核桃基地有45片。在种植布局上,突出推进"核桃下山",整合林业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保等工程项目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扶持核桃种植,并将核桃发展重点逐步转入坝区乡镇,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进新思路林业公司等一批企业,流转林地19.7万亩,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建设核桃基地9.7万亩。
二是坚持集约化经营,促进提质增效。制定《大姚县核桃集约化经营技术方案》、《核桃种植技术标准》,为全县推行核桃科学化、集约化种植提供科技支撑。引导农户推广以"固土培肥、幼树抚育、成熟采摘、无烟烘烤"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措施,发挥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推进种苗培育标准化,完成了30亩核桃种质资源库建设,建成大姚核桃优质采穗圃500亩;制定和推行以"六个一"(一块适宜地,一棵良种壮苗,一个移栽大塘,一担农家肥,一担压根水,一块膜覆盖)为主的《核桃种植技术标准》,实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种植;大力推广使用核桃烘烤房,建盖核桃烘烤房1万多座;对全县各类核桃产品明确统一标准,实行分级选果、分类包装、统一品牌,保障产品质量。
四是坚持专业化分工,健全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县已建成以核桃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和商贸企业20余户,其中8户被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户被认定为州级林业龙头企业,部分产品远销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全县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85家,发挥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引领、带动示范、科技服务等作用;大力培养核桃种植"田秀才"、核桃嫁接"土专家"等核桃种、管、育方面的能工巧匠和产业技术工人,为全县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为主体的运作模式,在县城规划建设大姚核桃综合交易市场和核桃文化产业园区。
五是坚持品牌化打造,培树产业形象。完成了"大姚核桃"地理证明商标的注册,亿利丰、锦亿、广益、家和等企业的核桃产品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开展林业科技合作,成立了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核桃研究所,加强核桃生产技术研究。大姚核桃成功申报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启动了大姚核桃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整合"祭孔大典、核桃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出版发行《大姚核桃》一书,拍摄核桃文化电视专题片,建设核桃文化博物馆,多渠道提升大姚核桃知名度。
2013年底,全县核桃面积达150万亩,产量达到1.86万吨,农民出售核桃总产值6.62亿元,农民人均核桃干果收入达2800元。(楚雄州林业局 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