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成功在西双版纳境内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绿孔雀。这是西双版纳州野生绿孔雀消声20多年来首次在野外拍摄到的清晰照片,由此证明西双版纳境内还有野生绿孔雀存在。
2年前,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与玉溪师院李泽君(动物学)博士合作,在西双版纳州境内开展野生绿孔雀监测项目工作。2年来,项目科研人员走村串寨开展了多次访问调查,除几次发现野生绿孔雀蛋外,始终没见野生绿孔雀的庐山真面目。
6月26日,保护区科研人员与李泽君博士在一次走访调查中,一村民扎某告诉他们,近日他拾到了一个很大的蛋,但不知是什么。工作人员立即让村民将蛋拿出来看。李博士接过蛋,一眼便认出是孔雀蛋。随后村民带科研人员到拾蛋的地方,经仔细寻找,什么也没发现,后几天科研人员再次寻找,还是没有发现绿孔雀蛛丝马迹。
随后李博士一行,仔细分析了拾蛋周围的环境,认为橡胶地和蕉地都不可能,只有灌丛和包谷地最有可能。于是29日一大早,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科研人员一行就采取了地毯式的搜寻方法,但还是没见绿孔雀的踪迹,正当大家有些扫兴时,突然一阵"扑、扑"的声音,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只见一只酷似孔雀的动物从玉米地飞出,大家谁也不赶出声,见动物正在觅食地下虫子,工作人员赶紧拿出相机,动物发现人后,立即飞离到50-60米灌丛上停下,这时只见李博士"卡、卡、卡"按下了快门。过后李泽君博士和科研人员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对照片进行了多次比对,最终确定29日上午11时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就是野生绿孔雀。
绿孔雀(Pavo 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产于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及西藏地区,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已处于濒危状况。
此次发现野生绿孔雀活动区域位于中缅边境中国一侧临近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区域也是野生动物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目前,科研人员发现的种群数量不少于3只,并拍摄到一组珍贵的野生绿孔雀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保护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再次证明了西双版纳是"孔雀之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中心 张国英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 李泽君 杨鸿培 王巧燕 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