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镇沅退耕还林绿了荒山富了农民

2014-09-18 09:11:02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自2002年以来,镇沅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大力开展荒山造林、补植补造、林下种养业及农村能源项目建设,12年来,不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改善生态环境。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全县森林面积大量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2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9.743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6万亩,封山育林 1万亩,薪炭林1186亩,种植业9800亩,补植补造16445亩,增加森林面积 9.743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7 %,使森林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野生动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促进产业转型。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同时也让农民走上了一条以"绿"促"富"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使地力贫瘠、广种薄收的坡耕地大面积减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催生和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大力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涉林经济合作组织65家,核桃面积32.88万亩,板栗1958亩,坚果14860亩,森林药材种植25340.4亩,森林蔬菜4000亩,具有初具规模畜禽养殖、林蜂养殖、野生动物驯养、林渔养殖户共48户。2013年末,全县林下经济开发实现产值26109.13万元。

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荒山、荒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还让农民鼓足了腰包。一是截至2013年底,仅国家的政策性投资就使工程区9356个退耕户3.7万农民获得国家直补资金约17261.5万余元,获得国家直补原粮1350万斤,折现1080万元。二是该项目使农民完成思茅松种植4.7万亩,核桃6.4万亩,茶叶1.4万亩,橡胶约500亩,其他树种共计约1.5万亩,进入丰产期后农户平均每亩可获得3000-10000元的收益。三是全面开展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截至2013年底,为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221套,新建沼气池38口,节柴改灶946眼,受益农户5205户,累计可节约烧柴6000立方米,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在节约劳动力、节省农村燃料的同时,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森林资源。(普洱市镇沅县林业局  王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