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昆明市五华区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生态治理卓有成效

2015-01-05 11:16:47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五采区"是对面山采石、采矿、采砂、取土和砖瓦窑区域的一个统称,在开展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治理工作中,从2009年开始,五华区以建设城市郊野公园为载体,重点恢复面山植被,不断强化水土保持,切实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积极增设民众休闲场所,使"五采区"逐步成为融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多姿多彩的"五彩区"。

石盆寺郊野公园采区植被修复情况

石盆寺郊野公园采区植被修复情况

据统计,五华区关停的 "五采区"共计116家,采区规模达7808.76亩。主要分布于滇池流域面山一带的红云长虫山采石、采矿场995.44亩;西翥马料盘采石场750亩和西北沙河砖瓦窑3000亩;普吉石盆寺采石场1995亩、平顶山采石场290.32亩和老青山采石场500亩;莲华锅盖山采砂场120亩;黑林铺海源寺采石场158亩。经过几年来对"五采区"破损的山体地貌进行恢复治理,昔日千疮百孔的山体地貌已逐步变成一处处休闲游乐的森林公园。

五华区开展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生态治理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政策支撑。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作保障。五华区政府于2009624日成立了五华区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园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林局,并由市规划局五华分局、市国土局五华分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区城管综执局、区园林局、区环保局等20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指导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森林公园规划和建设,协调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长虫山郊野公园采区坡面治理及植被修复情况植被修复情况

长虫山郊野公园采区坡面治理及植被修复情况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做支撑。按照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五华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五华区滇池流域面山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20114月又再次对五采区植被修复暨郊野公园建设的政策、程序、审批和各部门的职责给予明确。除了不得兴建房地产开发和养殖项目建设外,给予"五采区"植被恢复和郊野公园建设投资者永久冠名权、林地使用权和适度开发经营权。即:对直接投资参与"五采区"植被恢复和郊野公园建设的企业(商家)或个人,对建设项目给予自主永久冠名权。在不改变林地用途性质的前提下,投资方可与林权所有者达成协议,可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方式获得林地使用权,最长使用期为70年。按郊野公园规划用地中平面采区面积8%的用地比例,给予投资者适度开发经营权,获取相应收益。并按照"一园一策一方案"做好规划工作,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需求,充分调动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平衡三方利益作回报。五华区主要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设的方式推进"五采区"治理。通过实行对外招标,动员企业或个人参与郊野公园建设,并给予企业政策支持,确保企业不亏、群众得利、社会受益。即在"五采区"工程治理及植被修复过程中,企业承担采区工程治理和植被修复任务,可获得采区平面面积8%的适度开发建设用地,用于其它建设经营活动来获取盈亏平衡。而政府不出一分钱就能获得滇池流域面山"五采区"治理成果的社会效益。作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不卖地而获取土地租赁收益回报,使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受益,有效确保了土地所有者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