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沧市双江自治县以“点、线、面”为重点,按照“先近后远,自下而上”的方式,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按高、中、低三个海拔带科学选择适宜树种,认真抓好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工作,努力推进“森林双江”建设。
一是抓“点”。抓好国道214公路沿线“森林村庄”示范点建设。结合林产业基地培育,采取网格化形式,以澳洲坚果+珍贵树种(海南黄花梨、沉香、檀香)或辣木+穿心莲模式建设。二是抓“线”。采取见缝插绿的方式,继续巩固提升公路沿线生态景观质量。重点抓好国道214线双江段(风吹丫口至小黑江)和林勐线(勐库镇至临翔区南美乡)两条公路沿线植绿、补绿和添彩增色工作。其中:大丫口至亥公村(以银杏、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和雪松、樱桃和香樟为主;亥公村至小黑江以珍贵树种(海南黄花梨、沉香、檀香)和乔木(凤凰木、小叶榄仁、榕树、灯台树、细叶榕等)为主。三是抓“面”。加大国道214公路和林勐线公路两侧面山、国道214公路(勐库段)可视范围、冰岛茶生态文化产业园及县城周边等区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按照长、中、短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网格化形式推进生态植被恢复。树种选择以澳洲坚果+珍贵树种(海南黄花梨、沉香、檀香)或辣木+穿心莲或优质特色水果为主。
截至7月底,全县完成高山榕、木棉、樱桃等乔木树种种植2.8万余棵,红叶石楠、杜鹃、扶桑、黄金碧玉竹、红花继木等灌木种植16.7万余株;在县城各街道种植大树356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