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腾冲红花油茶又称野山茶、山茶花、野茶花、滇山茶、红花油茶。为常绿乔木或小乔木。树高10~15m,地径15~25cm。径粗可达1m以上。冠幅5~10m左右,树冠呈伞形或圆头形。主干褐灰色,小枝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6cm(最长可达12cm)。宽2~6cm,边缘具细锯齿,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脉8~12对,网脉在叶面略下陷;叶柄淡黄色,长1~1.5cm。花为两性花,多项生。萼片5~9枚,呈覆瓦状排列,褐黄色,卵圆形,表面和背面密被银色细绒毛;花冠红色,直径6~10cm。最大可达15cm;花瓣表面和背面被白色绒毛,长3~6cm,宽2~4cm,花瓣呈单层5~6枚排列;雄蕊142~197枚,呈五轮状排列;花药金黄金,长0.3cm;花丝淡黄色,长2~3cm,与基部联合;雌蕊柱头3~7裂。成熟时为黄褐色,表面被白色细绒毛;花柱长2~3cm,浅绿色,光滑无绒毛。子房上位,3~5室,每室有胚珠1~3粒。果为蒴果,果形有长圆、扁圆和圆形,纵径3~6cm,最大可达10cm,横径4~8cm,最大可达11cm。果壳较厚,为0.5~1.2cm。种子褐色或黑褐色,具棱角,直径1~2cm。果于9月下旬成熟。腾冲红化油茶的花枝、雌、雄蕊、果、种子形态见图1-1。
二、生物与生态特征
1、生物特性
(1)芽的类型及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的芽按其在树上着生的位置分叶芽、花芽和不定芽三种。叶芽着生于春梢或夏梢的顶端和叶腋,花芽主要着生于春梢的顶端。其春梢顶端通常着生1~2个芽,凡具二芽者花叶芽各一或均为叶芽,仅一芽者则多为叶芽。在春梢的叶腋通常着生1枚叶芽,叶芽颜色黄绿尖细,花芽色深呈绿黄色,扁圆肥大。不定芽多由根部、茎部或茎部的愈合部长出。叶芽的数量极多,每叶腋生有一芽,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都能萌动长成枝条,形成茂密的树冠。在通常情况下顶芽的生活力极强,所抽生的枝的质和量强于侧芽;而位于枝条顶端的侧芽生活力又强于基部芽。
(2)新梢的类型及生长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树的叶芽于3月上旬开始萌动,3月中下旬抽梢发叶。其生长期直至4月下旬,历时近2个月。按其抽发季节可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三种。在气候、土壤等栽培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腾冲红花油茶树春梢抽发的数量最多,约占总梢的95%左右,且质量也好;夏梢仅占4%~5%;秋梢极少抽生。腾冲红花油茶树的夏梢和秋梢多由当年发育良好的春梢抽生, 也有由上一年梢上未抽发的腋芽抽生。其春梢抽发的多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翌年其树体花芽的分化,开花结实的数量和质量。腾冲红花油茶树各年春梢抽发时间的长短、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除与种植地立地条件的好坏、经营管理的强弱有关外,还与当年的气候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一年中春梢的生长大体分为3个时期,从3月底至4月中旬为迅速生长期,3月底以前和4月中旬以后均属于春梢的缓慢生长期。
腾冲红花油茶树各年春梢的生长速度与当年的气温、雨量关系极为密切。当气温上升到17℃以上,平均日降雨量为5mm左右时,春梢的生长最为迅速,其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2%左右;在气温低,雨量少的状况下,春梢生长极为缓慢。
(3)叶的生长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树的展叶过程是伴随其抽梢进程而进行的。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抽梢而发叶;叶的生长历时25~30天,基中以叶片展开以后的5~15天生长最快。在叶生长初期,叶片的质地柔软,为浅绿色或褐色,背面密被绒毛;其生长进程,叶面积增大,叶色由浅绿变为深绿,质地由柔软的低质变为坚硬的革质,绒毛也逐渐脱落。长定后的单叶面积平均为18.43cm2。而叶面积增长的速度与梢抽发的速度一般是相对吻合的。腾冲红花油茶树叶面积增长的快慢和梢抽发的快慢一样,与当年的温度、降雨关系比较密切。
(4)开花习性
腾冲红花油茶树的花多为顶生。其开放的早迟及开放的数量与花芽在树冠上着生的部位有关。树冠上部的花蕾比下部的多,开放亦早;位于东南向的花蕾比西北向的花蕾能提早3~5天开放。腾冲红花油茶树的花一般于11月下旬开始开放,直到翌年3月下旬仍有开花。开花历时4个多月;盛花期在2月中旬。单株树从第一朵花开到最后一朵花开历时45~60天,其中初花期历时10~17天,盛花期历时20天左右,未花期历时15~25天。就一朵花而言,可分为松蕾、露红、开放、展平、凋萎等几个开放过程。从松蕾到凋萎历时20~25天,而遇阴雨连绵的天气,花的整个开放过程可延长7天左右。
腾冲红花油茶树花的开放需要一定的低温条件。在1月中旬前后,当气温为8℃左右,最低气温4℃左右,为花开放的盛期,开放率达60%左右。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或骤然降低,开花亦相应减少。
(5)果实的生长发育
腾冲红花油茶树花的柱头受粉以后,花瓣随之凋萎,子房丰满充实并逐渐膨大。未经受粉的花朵,花瓣一般提前凋萎,子房变黑发霉或干缩脱落。腾冲红花油茶树的自然从果率比较高,可达53%~68%,这是腾冲红花油茶树一个十分重要的果丰产性状。在杂交育种工作中,对于亲本的选配是一个十分有益而重要的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树果实的生长在一年中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花瓣脱落到子房膨大,历时10~15天。进入4月以后,随着气温逐渐上升,雨量增加,幼果也随之逐渐长大,直至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历时180天左右。
腾冲红花油茶树果实的生长可为5个时期:3月中旬以前为子房膨大形成绿色的幼果期,历时15~20天。从4月中旬到5月初为幼果缓慢生长期,历时40天。从5月初到7月初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此期又可分为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5月初至5月中旬,第2个高峰期再现在5月中旬至7月初。第4个时期为果的缓慢生长后期,从7月初到8月初,历时30天左右。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果种实的油脂形成及转化时期。此期的特点是果实形态已趋于稳定,果内种子的种皮由白色逐渐变为褐黄色,其子叶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油脂含量日益增加。
2.生态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喜温凉湿润的高山气候,能耐低温寒冷,其林木适宜在雨量丰富、湿度大、海拔较高的地区生长。引种在低海拔地区的腾冲红花油茶林木,其生长发育不良,始花期较迟,有时不开花结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低海拔地区冬季的气温过高。所以选择适宜的生境条件是引种腾冲红花油茶成败与否的关键。
腾冲红花油茶主要分布于云南腾冲县的打云山、大麓丛山四周的云华、固东、中和、曲石等地。其次在以北的明光、瑞滇、介石、古永、小西、打苴、孟连、莆川、五合等地亦有零星分布。滇中地区有引种栽培。据悉,腾冲境内21个乡镇中就有19个乡镇数量不等地分布着腾冲红花油茶。其产地腾冲位于东经98°5′~98°46′,北纬24°30′~25°50′,属云贵高原的横断山峡谷区,为热带、亚热带的交接地带,处冬暖夏凉的印度洋季风气候区,其夏季多雨,而不火热,冬季晴天多,而无严寒。良好的气候环境,使腾冲红花油茶能在其自然分布地长期繁衍生息。
腾冲红花油茶的垂直分布区为海拔1100~2000m,但在海拔1700~2600m的地带生长发育良好(腾冲县城的海拔为1610m)。该县各腾冲红花油茶产地的海拔高度在1700~2400m之间。
腾冲红花油茶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水热条件是:年平均温15℃左右,绝对最高温35℃左右,绝对最低温-7℃左右,年降雨量1500mm左右。腾冲红花油茶能耐低温和霜雪(广南油茶研究站引种的腾冲红花油茶树,在1975年12月12日至1976年1月3日,持续23天零度以下低温,且绝对低温达到-3~-5.5℃的情况下,其植株正在开放的花朵和枝叶均未遭受冻害)。
腾冲红花油茶系深根性树种,树土壤条件要求较严,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pH值5.5~6)的红壤、黄壤及腐殖土、粘壤土、火山灰土上生长发育良好。开花结实亦多。在瘠薄的砂壤上,腾冲红花油茶树生长不良,结实也少。种植在腾冲沙坝林场,同是17年生的腾冲红花油茶,因土质差异,其林木群体的生长也呈现明显的差别。栽在土壤瘠薄的沙质壤上的腾冲红花油茶林,林木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不开花不结果,或开花结果甚少,树高一般只在60~120cm之间,冠幅30~80cm之间,根径1.0~1.5cm。而栽植 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沃、疏松土壤上的腾冲红花油茶林,林木则生长发育良好,开花结实亦多,树高达2.1~3.5m,冠幅2.5~3.8m,根径3.0~5.0cm。腾冲红花油茶树对坡向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幼树期喜欢阴蔽的环境条件,其所组成的林分郁闭度尽兴0.3~0.4为好。成年后,在林木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亦离不开阳光,因此,应选择阳坡营造腾冲红花油茶。种植在阳坡的腾冲红花油茶林,其林木生长旺盛,开花结实多,种仁出油率也高。反之,营建于阴坡的腾冲红花油茶林,林木生长较差,开花结实亦少。故产区的群众归结出了"当阳的红花油茶籽饱满重实,出油高;背阴的红花油茶瘦小轻飘,出油少"的腾冲红花油茶栽培信条。
三经济价值
腾冲红花油茶是一种珍贵、高经济价值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木本花卉植物。腾冲红花油茶林是云南山茶植物丰富的种质基因库,天然的良种繁殖其地。多年来,园林部门在腾冲红花油茶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中评选出了几十个有显著特色的重瓣、半重瓣花新品种,大多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出一代或几代,并经多次考种鉴定的云南山茶花。它们绝大多数都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而赋有极高的园林绿化观赏品质。
腾冲红花油茶与油茶、云南山茶、野山茶同为优良的木本油料植物。此4种茶属植物种仁的含油量为56%~59.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高83.6%~86.1%,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低,仅13.9~16.1%(见表3-1),为品质最优的食用油。腾冲红花油茶茶籽榨出的油(亦称茶油)是一种优质耐贮藏的食用油,食后容易消化,不会使人体内的胆固醇增高,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茶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产区群众普遍反映,食用腾冲红花油茶的茶籽油能提神补气,润肠驱虫。其茶油还用于牲畜的催膘和根治皮肤病等。茶油可作机器润滑油、防锈剂;在日用化工上可制蜡烛、肥皂;作燃油和药品的润滑油等。腾冲红花油茶茶籽榨油余下的油枯可炼制汽油,沤制沼气,也是优良的有机肥料。据分析,其油枯含氮1.1%~1.6%,磷0.32%~0.61%,钾1.06%~1.99%,在农田中施用油茶枯,能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保温保水能力,还兼用防治地下害虫的作用。用茶油枯作基肥种植的红薯、花生等农作物可不受蝼蛄、蚂蚁、地考虑等害虫的危害。茶枯的杀虫效果较好,是制造各种土农药的主要原料,其还杀虫灭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作用。此外,腾冲红花油茶茶果的果壳、种壳可制活性炭、糠醛、皂素、栲胶和制碱等。其林木木材的材质坚硬,结构紧密,纹理细致,是细木工、家具、农具的良材,亦可作燃料用。
四.类型及优良品种特性
1.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原始种。主要为自然实生起源。在腾冲县境内保留有大片上百年的野生腾冲红花油茶林。1958年以后才大力人工造林发展。腾冲红花油茶是异花授粉植株,在漫长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繁杂的自然类型。有单瓣花,花小的优良产果类型,也有花大瓣多,不结果的重瓣花和半重瓣花观赏花类型;亦有产果少观赏价值也不良类型。众多自然类型的主要差别在于花的变异与否,雌雄蕊发育与否,花丝花瓣的多寡,故而结实能力也不同,其食用、观赏的经济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别。研究腾冲红花油茶植株花的构造,生育特性,结实能力等。将为选育观赏和果用的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1)单瓣花类型
单瓣花类型是腾冲红花油茶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红花油茶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占绝对优势,特点是花小瓣少,结实多,丰产性能高,蕴含着优良的腾冲红花油茶产果类型。腾冲红花油茶单瓣花类型的花型多为喇叭形、钟形(如图4-1、4-2)。花色有桃红、粉红、水红、珠红、玫瑰红、鲜红、白色等10余种。花冠横径3~12cm,纵径3~7cm,花瓣6~9,以6~7瓣为多数,二轮覆瓦状排列,基部联合,单体筒状,蜜腺发达。花柱3~5枚,管状直立,柱头深裂0.5~1.5cm。
腾冲红花油茶单瓣花植株所结出的果实形状、大小等经济性状及群众的习惯称谓,将其分为5个类群。
①小米茶群
果形有圆球形、扁圆球形、称砣形、桃形等。果实一般3室,较小,果横径4.0~5.5cm,果纵径3.5~5.0cm,籽粒小且多。每公斤果数国20~30个。鲜果出籽率22%~24%。种仁含油率50.49%~53.66%。现将小米茶群中的各类果形分述如下:
a.圆球形:分大、中、小三个类型。果尖似圆球(如图4-3)。果纵径和横径相近。纵拚为3.5~5.0cm,横径3.5~5.5cm,果皮厚0.75~1.10cm。子房3~4室,多为3室。果色大多为黄褐和绿黄色。产果量和出籽率以小、中形较高,且为林中优势群,每公斤果数为12~20个,鲜出籽率为22.40%,种仁含油率53.66%。
b.扁圆球形:果实介于圆球形和杭饼形之间,似扁球状(如图4-4)。果纵径和横径相近。纵径主3.5~5.0cm,横径3.5~5.5cm,果皮厚0.75~1.10cm。子房3~4室,多为3室。每公斤果数为16~36个。鲜果出籽率为22.85%。种仁含油率51.89%。
c.称砣形:果形似称砣(如图4-5)。果实基部皮厚,中部和先端较薄,果实顶端平,顶端果径是果基的两倍多。果色为绿褐色,分大、中、小三个类型,以中、小类型产量高。果皮厚0.80~1.50cm,果纵径3.5~6.0cm,纵径大于横径。子房3~4室,多为3室。每公斤果数12~18个。鲜果出籽率20.55%。
d.桃形:果形似桃(如图4-6)。果先端尖细、皮厚,中间及底部皮薄。分大、中、小三个类型,尤以小桃形皮薄出籽率高,种子光亮饱满,但林中为数不多。应注意选择小果桃形作种源。桃形果皮薄,为0.50~0.90cm。果色绿褐色。果纵径6.0~6.0cm,横径2.0~4.5cm。子房3~4室,多为3室。每公斤果数14~30个。鲜果出籽率22.83%。
e.木瓜形:果形似木瓜(如图4-7)。果基和果顶的径小于中部,即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木瓜形。果实两端皮厚,中间较薄。果皮厚0.70~1.20cm。子房3~4室,果纵径大于横径,纵径为4.0~6.5cm,横径为3.0~5.5cm。每公斤果数12~20个。鲜果出籽率20.78%。
②柿饼茶群
分大、中、小柿饼茶,以中、小柿饼茶为主。其特点是果实多为扁圆桔形,裂缝和棱纹明显,果皮边缘较厚,中间较薄,果的横径大于纵径。果色黄褐色、黄绿色、金红色。产果量和出籽率以中、小柿饼形为高。果实子房3~5室,大多4室。果纵径2.0~5.0cm,横径3.5~8.0cm,皮厚0.70~1.20cm。每公斤果数12~20个。鲜出籽率23.57%。种仁含油率52.90%。
柿饼茶群中,以中、小柿饼形占多数,且产量高,树体长势强,果品质优良,为腾冲红花油茶林中的优势类群。从果形看,多为扁圆桔形(如图4-8)。还有三角柿饼形(如图4-9)、四角柿饼形(如图4-10)、五角柿饼形(如图4-11)、凹嘴柿饼形(如图4-12)等。
③谷穗茶群
该类型以果实似谷粒,果枝如谷穗状而得名(如图4-13)。果实呈长圆形、长椭圆形、橄榄形、纺锤形等。果实的子房3室,果色多为褐绿色。果纵径大于横径,纵径4.4~6.2cm,横径为3.5~6.0cm。谷穗茶的果皮薄,为0.50~1.00cm。出籽率较高,为22%~24%。每公斤果数12~16个。种仁含油率49.74%。
④厚皮茶群
群众又称尿泡茶(如图4-14)。特点是果大皮厚,多为不规则的圆球形和扁圆球形。子房3室。果皮厚为1.00~1.60cm。果色有褐黄、褐绿色。纵径为4.8~7.0cm,横径为5.8~10.0cm。每公斤果数6~12个。果出籽率低,为10.84%。种仁含油率56.85%。
⑤小果茶群
果小皮薄,子房3室,出籽率高。果形多为圆球形和扁球形(如图4-15),多似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果实,果实横径2.0~3.5cm,纵径1.5~2.7cm。果为灰褐、褐绿、褐黄色等。果皮厚0.40~0.70cm。每公斤果数32~68个。鲜出籽率27.80%。种仁含油率53.49%。该类群经济性状较优良,但在腾冲红花油茶林中为数不多。
(2)重瓣花类型
重瓣花类型在腾冲红花油茶茶种群中为数极少,所占的比例不到0.1%,因其雌雄蕊发生变异,发育不完全,故极少结果或不结果。但其花大瓣多,鲜艳夺目,婀娜多姿,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云南茶花的原始类型。在腾冲县境内的重瓣花有80多种类型以上。其特点 是花大如盘,瓣多如鳞,达15~40瓣,3~6轮覆瓦状排列,绝大多数花瓣不联合,离生于花托上,花冠横径7.0~17.0cm,花瓣呈波状皱折,向内或向外,卷曲或平展或内陷,故花形各异,千姿百态。雄蕊变异,数量较少,随花瓣增多,雄蕊由单体筒状,分化为多体簇状,并被花瓣分割包围形成多花心,即有"九心十八瓣茶花"之说。雌蕊变异,多数柱头扭曲,片状裂至子房,花药着生在花瓣上或花柱上,因花柱、子房发育不完全,故很少能结实或不能结实。盛花期在春节前后。根据重瓣花的形态分为以下类群:
梅花群(图4-16):花瓣微向内卷,花开后花瓣较平展,形似梅花,花径较小,个别花丝呈花瓣状,大而扁平,多有花药着生在内轮花瓣上。
牡丹群(如图4-17):花瓣多波状内外卷曲。
蝶翅群(如图4-18):花瓣主要由左右两侧向后反卷,花瓣中部及基部呈舌状。
莲花群(如图4-19):花瓣微内卷,花形似碗。
玫瑰群(如图4-20):花形花色似玫瑰,花径不大。
双冠群:雄蕊外轮花丝变异成细小舌状花瓣,附生在花丝筒周围,形成副冠与大花瓣抱对,构成明显的双重花冠。
松子鳞群(如图4-21):花瓣多层,分层开放,每开一层,其花瓣向下反卷,与松球鳞片开裂相似。
蔷薇群(图4-22):花瓣平展排列,花瓣尖端微向内卷曲,呈覆瓦状排列,形如蔷薇花。
星群(如图4-23):花瓣内凹明显,呈五出排列,形状似星。
雪花群(如图4-24):花瓣内凹呈匙状,各轮花瓣相向排列。
③半重瓣花类型。
该类型介于单瓣花与重瓣花类型之间,是观赏茶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约占0.5%植株数量多于重瓣花,普遍能结果,约有30多种类型。花形、花色、花的大小与重瓣花近似,只花瓣数量较重瓣花少(如图4-25),为12~18瓣,3~5轮,覆瓦状或重覆瓦状排列,多数花瓣基部离生,部分联合,长0.2~1.0cm。雄蕊多为单体筒状,亦有多体簇状,但尚未被花瓣分割包围;未形成多花心。花丝4~5轮排列,雄蕊100~320枚,多数为140~160枚。花柱直立,花柱及子房发育完全,故能正常结实,但一般坐果中等。半重瓣花类型分彩蝶群、金穗群、芙蓉群、凤凰屏群、杜鹃茶群等。
重瓣花、半重瓣花所结的果多为桔形、扁球形,与单瓣花系的大、中柿饼果实相同。
2.产果类型中的优良品种及特性
腾冲红花油茶各类型间,个体差异显著,在植株生长发育、长势、单株果产量和丰产性能等均有较大差异。在同一立地条件,不同类型的同龄红花油茶林中,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特别是果产量悬殊很大,一些优良产果品种类型的优株,果产量比劣质劣株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因此,栽种产果型红花油茶之前必须进行优良类型的优良单株的选择,确定采种母树,为今后建立腾冲红花油茶(产果类型)优良品种的母树林,采种基地提供有利条件。
通过多年的调查和性状测定分析得出,腾冲红花油茶单瓣花类型中的细皮、圆果茶、小果茶、米、扁球不米茶、桃形小米茶、中、小柿饼茶、长圆谷穗茶等类型具有树体生长势强,单株果产量高;果皮薄。出籽率和含油率高,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故这些类型应作为经营腾冲红花油茶油料林的主要类型。腾冲县林科所曾对栽培地的立地条件及经管措施相同的单瓣花系的10个主要腾冲红花油茶产果类型18~20年生的200株林木进行了单株果产量、鲜果出籽率、鲜籽出仁率、果皮厚度、种仁含油率的变量分析,以探索其个体间的差异程度。
从表4-1看出,腾冲红花油茶各主要产果类型间各产量性状的平均数,除鲜籽出仁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的单株果产量、出籽率、是皮厚度的差异极为显著。细皮圆果茶的平均单株果产量较厚皮茶高2.5倍;小果茶的鲜果出籽率较厚皮茶高2倍;厚皮茶的果皮厚度为小果茶的2.3倍。各类型的单株果产量的变异系数都较大,除大柿饼茶外,均在100%以上,尤以中柿饼茶为甚,达168.89%,表现出各类型内个体差异大,果产量悬殊。
为了解腾冲红花油茶不同产果类型的产量性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对上述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2。
从表4-2看出,腾冲红花油茶各产果类型间除种仁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外,其鲜果的出会仁率差异显著,而单株果产量、果皮厚度、鲜果出籽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产果型腾冲红花油茶各产量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见表4-3):果皮厚与出籽率呈高度的负相关,果皮厚增加1cm,共出籽率下降27%;出籽率与出仁率呈中度正相关,若出籽率增加1%,则出籽率增加0.492%;每斤籽粒数与出仁率中度负相关,每斤籽粒数增加一粒,出仁率下降0.0336%;每斤果的个数与出籽率呈低度负相关,对出籽没有明显的影响。
上述各表的腾冲红花油茶主要产果类型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结果看出,其类型间单株果产量、鲜果出籽率、果皮厚度等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鲜果出仁率的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为选择腾冲红花油茶的优良产果类型及其优良单株提供了依据。
腾冲红花油茶优良产果类型的个体选择,应以林木的高产优质为主要目标。其优良单株要求树龄在20年生以上,树体健壮、无明显的病虫害,抗逆性能好;其产果量,要超同龄林平均株产的2~3个标准差,同时要兼顾油质等其他指标。
腾冲红花油茶产果型优株的选育程度为:优株初选、复选、决选建立优株无性系鉴定圃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应用。
从初选到决选,一般要通过3年的测产调查,留优去劣,评选出各项性状达标的优株,分别采集优株的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繁殖,建立无性系测定圃,再经2~3年测定,继续淘劣留优,以建立产果型的腾冲红花油茶良种繁殖圃,在生产上示范推广,并进行品种审定,以实现腾冲红花油茶品种化良种化产业化栽培。
3.云南省审(认)定的产果型品种
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认)定的产果型腾冲红花油茶优良品种计有5个。
①腾冲1号(滇R-SC-CR-027-2009)(认定的优良无性系)
品种特性:果丰产,品质优。林木盛产期单位树冠面积平均产鲜籽1kg/m2。蒴果较小,纵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