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14-2016年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按准备与实施、全面实施、汇总评估三个阶段由全市10个县(区)林业局、3个森工局实施普查任务,普查工作于今年8月底圆满结束并取得预期成果。
全市普查工作圆满达到了《普洱市林业有和生物普查技术方案》提出的预期成果,9月22日顺利通过省级交叉检查和初步验收。一是全面摸清了全市造成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危害面积、危害程度等普查技术指标。普查中发现造成危害的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56种,其中:病害21种、虫害30种、有害植物5种。普查发现受害寄主用材林主要有思茅松、桉树、西南桦、杉木、桤木、龙竹等;经济林主要有核桃、橡胶、板栗、澳洲坚果等。二是摸清了外来检疫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在普洱市的发生分布情况,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估。三是开发了"普洱市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数据库。四是采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上千份,从中提取制作规范标本302份,拍摄林业有害生物生态影像资料上万张,从中筛选出合格图片778张,拍摄制作影像资料17份,建立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数据标本馆和实物标本室。五是制作完成了《普洱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分布图》。六是制作完成《普洱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图册》。七是制作完成《普洱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材料汇编》。
整个普查工作在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领导下,做到普查工作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技术培训、人员队伍、检查督促五个到位。普查工作中市、县两级成立普查领导小组14个,开展普查检查督导80次,举办普查技术培训75期2475人次;在普洱日报、云南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中国森防网、普洱市林业局官方网、云南省林业厅官方网站等媒体宣传普查工作信息61条、电视报道9条,发放宣传资料21656份,张贴、悬挂标语160条;普查工作设置普查踏查主线1342条,踏查里程20143.4公里,踏查点194515个,踏查面积4026.7561万亩,踏查面积占林地面积的83.89%。普查设调查样地4996块,样地面积1.652385万亩。
以上普查成果将为全市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方案,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全市森防工作建立了真实可信的档案,为今后森防工作开展和普及森防知识提供了教材,为全市森防工作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