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西双版纳保护区回归种植濒危物种云南蓝果树

2017-07-14 10:42:36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近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联合勐养管护所10名职工,深入勐养子保护区关坪站开展国家濒危一级保护物种云南蓝果树野外回归工作,共植云南蓝果树幼苗1300余株。

云南蓝果树,又名毛叶紫树,是蓝果树科蓝果树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西双版纳。目前,野外分布野生植株仅有8株,属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云南蓝果树被列为"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被列为"极危种"。

云南蓝果树是雌雄异株的落叶乔木树种。经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由于其自身原因,野外自然繁殖极其困难。为探索一条切实可行保护云南蓝果树的操作模式,自2009年开始,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资助下首次开展该物种的野外回归工作。2015年管护局又从其他项目经费安排了一定的经费开展此项工作。先后在管护局院内、关坪站、野象谷等6个地点进行回归。

云南蓝果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其在野外分布极其濒危稀少,研究资料稀缺,保护工作难度较大。此次将前期培育的1300余株苗木再次进行野外回归,主要是为了增加野外其种群数量,并通过回归种植实验,为今后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呼吁更多人参与云南蓝果树的自然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