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林业厅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97号建议的答复

2018-05-16 10:47:04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云林字20185             

朱自芬代表:

提出的关于加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宏观调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野生动物数量日益增多,野生动物肇事日趋严重。全省因亚洲象、熊、蛇、野猪、猕猴和鸟类等野生动物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越来越严重,科学控制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实施野生动物肇事防范措施已经成为林业部门亟需开展的工作任务之一。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些工作来推进问题解决。一是在宏观调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结构方面。2013-2017年,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我省完成了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基本查清了428种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和分布情况,为开展部分种类野生动物的种群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近10年来的野生动物肇事案件统计数据显示,亚洲象、黑熊和野猪是我省肇事最多,造成损害最大的野生动物。为预防和控制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2017年开始,我省将分布范围较广、种群数量较大的黑熊和野猪2种野生动物列入种群控制对象,分别在临沧、昭通实施动物猎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遇到了专业猎人缺乏、猎捕技术不成熟和装备欠缺等实际困难,试点工作推进不顺利,目前,试点中遇到的困难正在逐步解决中。

二是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方面。我省在2010年就开展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通过商业保险形式对野生动物肇事受害农户给予合理补偿,2014年起实现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全覆盖。目前,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仅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农作物等直接损失给予补偿,防范措施补助不在补偿范围内。2017年,玉溪市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理赔案件1673件,兑付补偿金额1040666元。

三是在野生动物肇事预防工作方面。为减轻野生动物肇事损失,我省开展了动物肇事预警防范、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在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实施了亚洲象肇事预警防范工程,包括:建立亚洲象巡护与预警体系、移民搬迁、开挖防象沟、架设太阳能电围栏、建立人工硝塘和食源基地等,收到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二是在普洱市思茅区整碗村组建了村民自救组织,通过发放小额信贷,帮助野生动物肇事受灾农户开展多种经营项目以提高收入,将发放补偿资金的被动救援转变为村民主动自救的减灾防灾。三是借助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的实施,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和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围栏、围墙、动物趋避剂等防灾减灾试验。四是编制《防范野生动物伤害手册》,宣传普及动物防范知识。

基于我省野生动物肇事情况的现状,结合你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大野生动物种群调控力度,强化野生动物肇事防灾减灾措施。一是加快推进黑熊、野猪等大型动物猎捕试点,同时科学论证并猎捕鸟类、松鼠、野兔等小型动物,以达到控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肇事损失的目的。二是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防灾减灾研究,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和食物源基地建设、种群栖息活动管控等防范措施,扩大野生动物肇事防范知识宣传培训,引导受灾群众科学防范。

衷心感谢你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云南省林业厅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