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草局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12号建议的答复

2019-08-21 15:56:03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云林函〔2019〕343号

鲁春红等6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扶持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油橄榄产业概况

油橄榄是木樨科木樨榄属常绿乔木,主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主要食用油料树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引种栽培,全球橄榄油年产量达300多万吨,其中:我国年均进口橄榄油4-6万吨,消费人群逐年增加,市场供不应求。据统计:目前我国油橄榄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其中:甘肃省陇南市种植面积50余万亩,四川省凉山州达州市重庆奉节湖北省巴东种植面积约10多万亩;我省油橄榄种植面积10万余亩,投产面积2.8万亩,年产鲜果600多吨,产值1500多万元。

我省自上世纪初开始引种油橄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省种植面积最高曾达8万亩,但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和市场支撑,之后陷入停滞和倒退,到2005年全省保存油橄榄仅1万余株。"十一五"以来,以永仁、玉龙、永胜等县为主,掀起了我省种植油橄榄的第二轮高潮,2015年以来峨山县也开始规模种植。全省有21家油橄榄种植企业12个专业合作社昆明市、丽江成立了油橄榄行业协会。

我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光照时间长,气候条件适宜油橄榄生长和开花结实,出产的橄榄油品质优异,有着广袤的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油橄榄作为我省部分县区木本油料产业特色树种,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

二、油橄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2018年,省委农办和省林业厅对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过专题调研,认为影响云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油橄榄是外来树种,适宜生长在冬季多雨温暖、夏季干旱炎热,土壤为中性偏碱、钙质含量高、疏松透气透水的地区。云南总体上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大部分土壤为酸性土,钙质含量低、粘重、透水透气性较差,与油橄榄适宜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差异。我省基本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金沙江和红河流域部分干热河谷地带,但即使在这些区域种植油橄榄,也需要测土配方施肥,冬春干旱季节只能依靠人为浇灌才能弥补自然条件的制约。

二是油橄榄种植周期长、成本高。从目前全省油橄榄基地建设情况来看,租地、改台地、挖塘、施底肥、购种苗、种植等环节及架水、通电、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亩需要投入5000~7000元。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后开展松土、除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成本每年每亩达800~1000元,如每年每亩约需肥料1吨,特别是冬春两季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开花坐果需要充足的水份,但这时恰恰又是云南的旱季,年均每亩用水量超过100立方米,每年每亩仅水费开支就达200元左右。油橄榄一般要种植6~8年才能投产,从种植到盛产每亩累计投入的成本超过10000元。目前,我省大部分油橄榄基地由于缺少灌溉设施或因水费高,不能足量浇水,导致了产量低和产量不稳定。高成本使一些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油橄榄经营企业和大户面临巨大的投入压力。对于普通种植农户来说,资金投入和规范化管理跟不上,难以实现6~8年稳产的目标。高成本成为严重制约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油橄榄鲜果采摘后要在24小时内榨油,才能保证橄榄油的品质,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种植难予获得高效益,传统方法加工不出高品质橄榄油。目前,我省油橄榄种植加工企业有21家,较大的是太谷公司、田园公司、绿原公司、三全公司、润泽公司、欣源公司等,其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是太谷公司,成立最早、率先起步的是绿原公司。大部分油橄榄种植加工龙头企业还处于净投入阶段,都还没有赢利。一小部分企业虽有产出,但与高投入、高成本相比,产出低微,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匹配。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出来。

此外,目前我省油橄榄科技支撑体系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不足导致我省橄榄油的生产成本远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等主产国。面对国际国内的市场价格,我省油橄榄产业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省林草局将会同省发改委、工信厅、科技厅、交通厅、农业农村厅等,将玉溪市油橄榄龙头企业作为培育重点,培育一批规模以上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将油橄榄产业作为我省食品工业招商引资重点内容之一,积极向省外宣传、推介玉溪油橄榄产业优势,助推油橄榄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云南;依托玉溪丰富的油橄榄资源及种植基础,鼓励企业延伸油橄榄产业链,打造优势品牌;支持油橄榄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油橄榄产业的集成应用。

四、关于相关建议

(一)多年来,省林草局在油橄榄基地和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安排时,对玉溪给予了倾斜考虑。自2016年起,根据财政预算改革的要求,我省木本油料建设项目预算下达方式已作改革,省级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提质增效项目全部通过因素法计算并切块到州(市)级,省级不再安排专项项目资金,由州(市)、县级自主决定安排具体建设项目。

(二)云南省自2008年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玉溪市易门县于2008年列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等5个县于2012年列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2016年,按照国家出台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云南省有4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玉溪市澄江县、易门县继续纳入规划治理范围。2016-2018年,玉溪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业措施共实施人工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15.86万亩,中央投资3086万元。通过多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支持了玉溪市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与修复,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我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玉溪市石漠化土地面积较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减少了1.14万公顷,且石漠化程度减轻。按照国家现有补助标准,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为500元/亩,封山育林100元/亩,建议玉溪市各级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投资进入林业行业,举全社会之力进一步推进石漠化治理这项公益事业。省林草局将在省发改委的牵头组织下,积极指导玉溪市林业部门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同时,根据玉溪市年度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申报情况,继续给予倾斜支持,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三)省农业农村厅在安排2019年农田建设任务时,下达玉溪市高标准农田建设10.2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3.71万亩,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对玉溪市油橄榄产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面的支持。

(四)建议玉溪市有关单位在省科技厅年度项目指南征集期内,按相关要求报送油橄榄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需求,在经过规范评价、纳入项目申报指南后,按程序积极组织申报相关科技计划项目。

(五)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认定由省科技厅负责,可参照省科技厅发布的《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进行申报。省工信厅负责省级工业园区的认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具体申报事宜可参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函〔2017〕166号)。

(六)6位代表建议的项目为区域路网提升改造项目,当前国家和省尚无专项补助政策支持。现阶段,针对此类项目,一是通过实施县乡道改造、窄路基路面加宽等项目逐步改善通行条件;二是通过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等项目,逐步提升公路安全防护水平。省交通厅建议呼吁县人民政府根据区域建设需求实际,科学研究近、远公路建设规划,排列先后建设顺序,做好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待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后再启动建设。省发改委将按审批权限和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省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省林草工作,对我局多提宝贵意见。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