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函〔2019〕289号
张寒春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给予亚洲象栖息地象损资金支持的建议(第0729号),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目前在我国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的少数地区残存分布,被列入首批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亚洲象保护和管理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年"人象冲突"加剧,给亚洲象分布区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妥善处理好亚洲象栖息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解决好人象安全问题,实现"人象和谐"迫在眉睫。近年来,普洱市是我省亚洲象活动的重要区域,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快实施亚洲象保护工程,在缓解"人象冲突"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加大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补助支持力度
我省自2011年度全面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补助后,省级投入不断增加,从2011年的全省10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500万元。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简政放权,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大力推行因素法分配资金"的要求,自2016年起,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补助整合到省对下林业专项资金中,按因素法切块下达。在资金测算时,省财政厅、林草局将普洱市野生动物肇事情况纳入测算分配因素,给予普洱市积极支持,普洱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安排的专项资金中进行统筹使用。2018年安排省级林业专项资金34500万元,其中安排普洱市3829万元,占资金总量的11.1%。
针对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亚洲象肇事严重的特殊情况,除省级财政资金外,中央财政下达我省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补助资金也重点支持两州市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近年来普洱市投保金额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35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690万元。2011-2018年,普洱市累计投保9208万元,兑付理赔金8692.13万元,其中,兑付亚洲象肇事补偿理赔金7295.36万元,占总补偿理赔金的83.9%,有效减少了亚洲象肇事对农户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象冲突"。
二、加大亚洲象保护与防范资金扶持力度
亚洲象栖息地质量下降和食物源不足是亚洲象走出森林,加剧人象冲突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实施亚洲象肇事防范工程,采取更新、人工种植、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方式开展栖息地改造试点,共改造和建设2000余亩,探索栖息地恢复和改造。2014年,原省林业厅就支持思茅区开展1600亩亚洲象食源基地建设试点,种植芭蕉、竹子,建人工硝塘、饮水池等设施以吸引亚洲象在固定区域活动。2015-2018年,安排普洱市1000万元,重点用于开展亚洲象肇事防范项目。在思茅区、江城县开展亚洲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预警监测平台搭建、亚洲象保护及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建设了一批警示牌、太阳能电围栏、太阳能路灯、避象亭、食物源基地等防范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加快缓解人象冲突,解决当前亚洲象保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在多年监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调查和调研,2018年省林草局编制了《亚洲象栖息地保护、恢复和食源地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省亚洲象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积极向国家汇报,争取支持,拟通过方案的实施有针对性地缓解人象冲突问题、减少亚洲象肇事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将通过筹集公益资金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试点,拓宽亚洲象防范的资金渠道。
三、积极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项目启动建设
目前,云南省政府已将《建立亚洲象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上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抄送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草局,拟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人象和谐"长效管理机制。
亚洲象保护及缓解"人象冲突"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工作,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切实做好亚洲象的保护工作。最后,衷心感谢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