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函〔2019〕279号
玉香伦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亚洲象肇事补偿配套立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亚洲象是亚洲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我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和临沧市,是一张亮丽名片。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亚洲象保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与此同时,人象直接冲突加剧,亚洲象给分布区人民群众造成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解决好人象安全问题,实现"人象和谐",各级政府、林草部门已经将缓解人象直接冲突列为重点工作,你提出的亚洲象肇事及补偿等相关问题已列为任务内容加以落实。
我省是野生动物资源大省,同时也是野生动物致害损失严重省份。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肇事给当地群众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有效解决野生动物肇事损失,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2010年,尝试探索商业保险解决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在2014年实现了全覆盖,年均投入保费5900万元,5年来累计为12万余户群众兑付野生动物肇事补偿金2.3亿元,维护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稳定。
自2010年度启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后,每年全省保费投入不断增加,从2011年1000万元,增加到最高5990万元。投保经费来源于4级财政预算补助,其中中央财政10.85%,省级财政75%,部分州(市)、县(市区)级配套14.15%。针对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亚洲象肇事严重的特殊情况,除省级财政资金外,中央财政下达我省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补助资金也重点支持两州市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工作。因此,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投保金额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66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675万元。2011~2018年,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累计投保10575万元、9208万元,分别兑付理赔金10507.75万元、8692.13万元,其中,兑付亚洲象肇事补偿理赔金8851.14万元、7295.36万元。
现阶段,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由各州市分别投保,确保保险合同约定的补偿对象和补偿标准符合各个地方的经济实情。普洱市针对亚洲象造成人员伤亡案件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将人员死亡案件的一次性赔付由2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增加了伤残补助和住院期间的误工和护理补偿。2019年,西双版纳州也将人员死亡赔付标准提高到了40万元,并根据地方经济作物受损特点,特别约定了橡胶、香蕉等作物受损的补偿标准。尽管如此,保险仍然只是对肇事损失进行"补偿",而不是按照市场价格给予全额"赔偿"。
为此,我省一方面积极推进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相关法规政策修订,确保补偿经费来源稳定。2015年,全国人大环资委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我省特别提出了修订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条款的建议,并积极参与立法调研、立法研讨会议等多个环节工作,为争将我省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需求反映到法律修订方案中。最终,保护法第十九条修订条款中增加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采取预防、控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实行补偿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补助"等内容。新法实施后,我们已多次向国家林草局、财政、发改委等部门提交予以加大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经费补助的申请,并建议将补偿经费纳入生态转移支付范围。2019年我局启动了《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修订,加快研究制定省级配套政策。
另一方面为从根本上解决亚洲象肇事问题,抓紧开展人象直接冲突缓解工作。2015年,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林草局组织编制了《亚洲象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5)》《中国亚洲象国家公园规划》,省林草局组织完成了《中国亚洲象生存状况及保护保护对策调研综合报告》,并以《中国亚洲象生存状况与保护对策咨询报告》提请有关院士向国家领导呈报,获批示。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编制了《亚洲象肇事防范与应急预案》。2016年开始,我省亚洲象保护与人象直接冲突缓解工作得到了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系列保护管理工作。包括:改造亚洲象栖息地和建设食源地、建设防象护象工程、实施监测和预警、猎捕肇事亚洲象、开展防象避象技能宣传教育等。2018年,我省首次摸清全省野生亚洲象资源本底状况,查清了全省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活动轨迹、栖息地现状,并能基本实现个体身份确认。依据资源调查成果,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经大量调研和讨论,形成主动管理、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精准管控和分期分区建设,以及短期重点突破和建立长期保护机制的工作思路,拟优先编制并实施《云南省亚洲象栖息地保护与恢复、食源地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截至目前,我省采取更新、人工种植、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方式改造和建设栖息地2000余亩;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太阳能电围栏、防护壁、防护亭、防象沟、防象灯等防象护象工程建设,涉及10余个村寨1000多人;建立亚洲象监测员制度,建设了勐海县亚洲象监测预警平台和景洪市电子声光预警试点,2019年国家投入2970万元,在保护区支持建设信息化监测预警体系。2016年以来,各级林草部门认真压实责任,主动靠前指挥,成功化解了多次亚洲象进入人群密集区等危机。
近期,国家林草局再次调研西双版纳州特别是勐海县亚洲象保护和人象直接冲突情况,省政府组织专题研究亚洲象保护管理工作,省林草局认真做好情况汇报,积极向各方争取支持。下一步,我省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立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实施亚洲象保护和人象直接冲突缓解系列工程,进一步完善亚洲象等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保护亚洲象和当地人民群众利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衷心感谢你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