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红河州:新一轮退耕还林助力脱贫攻坚

2019-02-14 10:17:58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党中央、国务院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以来,红河州委、州政府抢抓机遇,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质安全、发展富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将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脱贫攻坚富民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良好工作成效。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95.86万亩,下达资金95228万元(其中种苗造林费补助35267万元,现金补助59961万元),覆盖贫困户11648户52329人,实现5.2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红河州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突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州委州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林业、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务、环保、扶贫办、畜牧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明确各县市党委政府对本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负总责,党政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责任制,州政府与各县市签订工程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建设目标和任务纳入年度经济社会目标考核及县市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市作为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将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地块,具体到时间、品种,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位。州直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突出规划布局,确保精准落细。根据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深入基层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红河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和年度作业设计。在任务安排上,突出重点与规模推进相结合,优先安排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贫困人口分布较集中的深度贫困地区,在树种和模式选择上,着重以乡土适生树种为主,首选涵养水土好的生态林、经济林,突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优的核桃、板栗、杉木、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实现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互利共赢。

突出产业发展,确保增绿富民。始终坚持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作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主旨,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林产业发展。2014年以来,全州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发展种植杉木10.9万亩、芒果6.2万亩、石榴2.5万亩、油茶2.4万亩、苹果2.3万亩、桃树2.2万亩、枇杷2.1万亩、核桃1.3万亩。目前,全州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州北部以核桃、桉树、油茶、林果为主,南部以桤木、杉木、橡胶、棕榈、八角、茶叶及林下资源等为主的多个产业带和产业群。其中,核桃、橡胶、林果等产业发展规模超过了100万亩,核桃、桉树、竹子、橡胶、草果、棕榈、石榴等产业的产值均超过了1亿元。以石榴、枇杷、杨梅、樱桃、棕榈等为主的经济果木林成为全省最大的林果产区;100多万亩橡胶成为全省主要的橡胶产区;70多万亩草果面积成为全国最大的草果产区;近30万亩棕榈面积成为全国主要的棕榈产区,加快了兴林富民步伐,农村经济得到不断繁荣,农民收入快速增加, 2018年末,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25%,比2012年增加了5.25个百分点;林业产值累计完成186.7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3倍;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达1206万亩,有用材林500万亩,有经济林520万亩,实现农民人均4亩以上特色林,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收入达2500多元。走出了一条绿山富民的双赢之路,林业精准扶贫迈出了成功第一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林业力量。

突出模式创新,确保示范带动。全州林业生态扶贫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探索出了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带动了一批林业产业的新兴和崛起,闯出了一条林业生态扶贫新路子,涌现出多个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快了深度贫困县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一是土地入股模式。二是大户承包模式。三是政府政策配套模式。四是专业合作社承包造林模式。

突出培植管理,确保工程成效。坚持"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把成活率、保存率贯穿工程建设始终,重点把好取苗、栽植、管护三个关键环节,确保退耕一块、见效一块。在用苗上,推行就近采购,调运大苗壮苗,严禁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确保成活成林。在栽植上,推行大穴、大苗、大水、深栽造林法,确保一次造林,一次成活;在管护上,推行"谁栽植、谁管护、谁收益"的包保责任制,加强造林后的护林防火、抚育管理,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见效一片。

突出监督检查,确保进度质量。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现场办公会、工作推进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进展缓慢的县市、乡镇进行集中约谈,确保完成任务。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根据时间节点,采取分片督导、巡回督办的方式,不间断地深入到各县市、乡镇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督办落实到位,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在全州通报;州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作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包片区,技术员驻县市、乡镇"的方式,常年驻点督办,破解难题,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