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完成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5年)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计划》最终定稿,相关工作于今年正式开展。
据悉,该计划于2018年9月开始编制,历经10余次的会议讨论,反复的修订后最终成形。涉及监测的对象包括植被覆盖监测、热带雨林动态监测、热带季节雨林动态监测、植物群落监测、野生植物监测(云南蓝果树、望天树、四树木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极小种群物种)、野生动物监测(亚洲象、印度野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极小种群物种)等。监测体系建设中样地设置数量共计56块。兽类监测样带18条、鸟类监测样带18条、两栖爬行类监测样带10条、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样带10条。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通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代表性指标的测定,确定生物多样性状况,揭示关键物种、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和生态过程的变化机制,分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原因,预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趋势,为有效推进保护区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科学、规范管理,减轻外来干扰威胁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当地的相关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