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经过来自云南省内外的10支专业观鸟团队为期30个小时的精彩角逐,第一届轿子山观鸟节顺利落下帷幕,比赛期间共记录181种有效鸟种,刷新了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纪录。
5月10日下午6时,第一届轿子山观鸟节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开幕。本届观鸟节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联合昆明市林草局、朱雀会、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转龙镇政府共同举办。
本次观鸟比赛以"探索·发现昆明周边高海拔夏季繁殖鸟类"为主题。要求10支专业观鸟团队从5月11日上午6时至12日中午12时共计30个小时的时间内,在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及轿子山风景区范围内集体行动,统一使用比赛专用APP记录在比赛区域内看到的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并尽可能拍摄可以识别的鸟类影像。
比赛现场
5月12日下午,由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中山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朱雀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通过分组答辩的方式对各个队伍的鸟种数据进行了核实。轿子山风景区举行了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并公布了比赛结果。
答辩现场
10支专业观鸟团队共记录到181种有效鸟种,增加了14种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来自昆明的云津古渡队以117种有效鸟种以及发现至尊鸟种"褐渔鸮"斩获"优胜奖"和"至尊鸟种奖"双奖;红河一队因预测总鸟种数与实际鸟种数一致,喜获"预测奖";少年心气等8支队伍在比赛中获得了"特殊贡献奖"。
颁奖现场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忘初心继续围绕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动员和吸引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和人士支持并参与生态建设,共同关注森林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届轿子山观鸟节的成功举办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了高质量的鸟种数据资料,对引导公众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轿子山当地鸟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白眉林鸲 林子大了 摄
火尾太阳鸟 韦铭 摄
霍氏旋木雀 王建新 摄
领岩鹨 林子大了 摄
血雉 水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