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腾冲:坚持“八个到位”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2019-09-10 12:46:5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近年来,腾冲市坚持 "八个到位",不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一、草原保护制度建设到位。结合腾冲市草原保护建设实际,制定了《腾冲市草原禁牧管理办法》、《腾冲市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腾冲市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腾冲市草畜平衡制度》等地方性法规和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县乡两级签订了《腾冲市草原生态保护禁牧、草畜平衡及减畜计划责任书》,保证了草原生态保护各项制度和法规落实到位。

二、草原保护机构设置到位。2016年腾冲市设立了草原生态保护管理所,核定编制4名,明确了机构、配备了人员,为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和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2019年3月,根据机构改革部署,腾冲草原生态保护管理所从农业部门整建制划转至腾冲市林草局,工作职能职责及档案资料一并划转移交,确保了改革后机构、人员的稳定和工作连续。

三、草原保护政策落实到位。2011年国家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以来,腾冲市每年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奖面积150.76万亩,(禁牧19.53万亩,草畜平衡131.23万亩),涉及17个乡镇,126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有草原宗地12054宗,发放草原使用权证4093个,涉及农户68302户。2011至2018年,共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2993.7万元。通过开展草原补奖入户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99%。2016、2017年腾冲市在全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绩效评价中被评为优秀。

四、草原保护项目实施到位。2016至2018年,腾冲共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11个,投入项目资金2930万元。2019年将启动实施退化草原人工种草试点项目1个,预计投入资金1761.5万元(中央投资1290万元,企业自筹471.5万元),将完成人工种草1.9万亩,改良种草0.2万亩,乡土草种繁育基地建设0.1万亩。通过项目带动,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草产业发展技术,在全面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前提下,确保了养殖饲草料供给,促进了草牧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2018年腾冲市草原生态保护管理所被评为全国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

五、草原普法宣传到位。建立宣传机制,每年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草原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公民依法保护草原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爱草原、保护草原的良好氛围。2018年开展了"最美草原管护员"寻找行动和 "大美草原希望田野"主题征文和摄影比赛,评选出 "最美草原管护员"23名,收到参赛征文作品214篇、摄影作品1377幅,评出获奖征文47篇、摄影作品56幅,编辑获奖征文集和摄影作品集各1500册,制作获奖摄影作品展板100幅。2019年先后开展了"草原普法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保护草原从我做起公益活动、草原保护知识讲座及有奖问答活动、"我是草原小卫士、绿色和谐爱中华"主题小学生作文和绘画比赛活动,共收到参赛作文161篇,绘画作品168幅。通过宣传,草原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六、草原监督管理执法到位。一是加强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依据《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共办理县级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行政许可3件,实现了腾冲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零的突破。二是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草原行为。2016至2017年,腾冲市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对非法占用、私拉乱围、滥采乱挖草原行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共拆除草原违章建筑65户共1万平方米;填平草原内私挖壕沟15条20余千米,回填土石方6万余方;拆除各类围栏等(含铁丝网)10千米。通过加强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和严厉打击非法侵占草原行为,逐步规范了草原监督管理工作。

七、草原监测工作到位。2018年以前,腾冲市共设置草原监测样地7块,样方21个。其中禁牧草原样地1块,草畜平衡样地4块,人工改良草地样地2块,每块样地设置3个样方,每年于8月中旬实施监测。通过监测,草原产草量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逐年稳步提高,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18年末,腾冲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65%,比2015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

八、草原保护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到位。一是草原补奖资金助力脱贫攻坚。2017至2018年,腾冲共兑付草原生态保护直补到户资金949.1万元,每年兑付474.55万元,其中每年兑付到建档立卡贫困户42.9万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贫困乡实现全覆盖,贫困村覆盖率66.7%;贫困户受益率54.9%。二是劳务用工及土地租用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共使用贫困户劳力13人,支付劳务费46300元,人均收入3561.5元,租用建档立卡户草地开展监测,户均年增收300元,聘用贫困户3人对监测点进行日常管护,人均年增收1000元。三是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发展草原旅游业,合理利用修复治理后的草原,收割牧草发展养殖,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以国有芹菜塘牧场为代表的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已初见成效,截止今年7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户均养牛2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