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美誉的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社区,多年以来牢固树立"靠山吃山养好山"的理念,打造"一村一品",培育壮大林菌产业,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四角田社区林地资源丰富,90%以上的森林为云南松林,群众有良好的爱林、护林、经营森林的传统。2003年被省政府授予"生态文明村民委员会"荣誉称号。绿而不富是制约四角田社区发展的"瓶颈"之一。2006年以前,四角田社区野生食用菌采集销售量不足100吨,年销售收入不足50万元。为壮大林菌产业,在国际混农林中心云南办公室的资助下,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于2006年开始采取农户直接参与的方式,在四角田社区开展野生干巴菌人工促繁与保育技术试验研究示范,取得了管护留种、调控环境,提高野生食用菌产量品质等成果,并以四角田社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推广。
如今,野生食用菌已成为四角田社区的名片,以白色牛肝菌、干巴菌为主的野生食用菌已成为四角田的拳头产品。至2019年7月末,野生菌销售收入达800万元,有20户村民野生菌收入超过了5万元,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野生菌收入超过了1万元。该村2019年有望采集销售野生食用菌400吨,实现销售收入1300万元以上。四角田社区拥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高效的野生菌繁育产业,被列为全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试点,村民依托丰富的资源相继办起了农家乐,有力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掩映在青松中的四角田社区实现了从"造林绿化千佳村"到"生态文明富裕村"的美丽蝶变,有效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多年来,昌宁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全县林业工作呈现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以绿化荒山行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建设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资源保护管理得到加强,紧紧围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以林业"三项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林地变更、林木采伐、林地使用、森林防火、案件查处等工作,广大群众依法造林、用林、护林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紧紧围绕核桃、木本油料为重点,把核桃规范化种植、中耕抚育、成熟采收加工等作为提质增效的常态化工作来抓,抽调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开展大规模实地培训,全面提高了群众实践化培训的覆盖面,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业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全面落实"四权"为核心,启动林果权登记发证工作,进一步健全林业扶持、服务体系,完善林业管理体制、激活林业发展机制,林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截至2018年末,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429.7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6.02%,森林覆盖率达65.12%,活立木蓄积总量为1875.92万m3,全县林业总产值3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9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45%,林业产业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下步工作中,昌宁县将围绕"突出一个主题、坚持四个转变、实施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四大生态林网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谋划林草事业发展。打造"山上绿树成荫、村镇宜居宜业、沟区河道清澈见底"的美丽家园,实现林草工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