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云岭山系,是区域旗舰物种滇金丝猴和其他动物植物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掌握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现状,探讨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地体系,由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10家单位组成的科考队,于2019年9月21至25日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云岭保护区管护局配合小组全程参与调查。
9月21日,各调查组分头开展工作。植被调查组以新生桥国家森林公园的优势植物云南松为调查对象,开展云南松的植被样地调查;社区调查组对桃树村及周边社区开展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方式、开支等调查;管理调查组就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领导、员工和基层护林员开展调查。22-24日,科考队到云岭保护区的富和、长岩山、啦沙山片区进行考察。分别对须弥红豆杉、铁杉林、落叶阔叶林和刺叶高山栎林等植物开展样方调查。科考队还拍摄到原矛头蝮蛇、昭觉林蛙,这是保护区首次拍摄到实体照片。此次考察,既丰富和完善了云岭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本底,也提升了管护局工作人员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