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4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8个县(市、区)的63名亚洲象一线监测人员在普洱市接受亚洲象监测预警专项培训。全国知名教授、中科院科研人员、基层保护区和林草局管理和技术人员、无人机监测操作员在内的5名亚洲象专家,围绕亚洲象保护管理思路、习性及救护、无人机监测技术、潜在肇事活动预警和人工检测体系运用5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授课。培训的举办对全面提升云南亚洲象保护管理、监测预警和收容救护业务能力,推进亚洲象肇事防范措施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云南日益严峻的亚洲象保护和"人与象直接冲突"形势,在栖息地恢复改造等解决措施在短期内难以见效的情况下,做好亚洲象监测预警是现阶段减缓人与象直接冲突,特别是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省林草局的统筹推进下,全国野生动植物科研机构、地方林草保护管理部门、公益机构、科技公司纷纷投入亚洲象监测预警研究和实践,力争快速建立人工跟踪与现代信息手段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截至目前,普洱市和版纳州已聘用122名专职亚洲象监测员,建立了"两分一包"的监测员制度,覆盖了亚洲象活动范围内的村寨。2016年开始引入无人机监测,勐海县建立了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阿拉善基金会合作在基于红外相机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专利突破。2019年,国家林草局投资2970万元支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已开工,该项目纳入在昆明落地的全国林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是将现代信息技术集成运用于野生动物等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首次尝试。
亚洲象专家委员会专家与一线监测、管理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之道,畅谈对未来保护工作的设想,厘清下步保护管理工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