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字〔2020〕37号
朱自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建议》(第0556号),交由省林草局牵头办理,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粮食局协办,综合各厅局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大力支持玉溪市发展油橄榄产业
(一)基地建设和提质增效方面。2016年起,省林草局(原省林业厅)根据财政预算改革的要求,我省木本油料建设项目预算下达方式已作改革,省级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提质增效项目全部通过因素法计算并切块到州(市)级,省级不再进行项目安排,由州(市)、县级自主决定安排具体建设项目。五年来省林草局(原省林业厅)在造林补助项目资金安排时,均对玉溪市给予了倾斜考虑。其中:2016年安排710万元,2017年安排357万元,2018年安排1050万元,2019年安排900万元,2020年至今安排拨付1800万元,支持玉溪市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基地及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建设。
(二)技术研发和科技支撑方面。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针对云南油橄榄产业科技需求,以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导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农业龙头企业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油橄榄技术研发。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9年,省科技厅重点支持了“云南涉藏工作重点州市干热河谷油橄榄良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滇西北油橄榄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等科技计划项目4项,投入科技经费720万元,解决油橄榄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综合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提高我省油橄榄品质及产量,推动我省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促进相关基础平台建设,2012年,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了以省林科院木本油料研发创新团队为核心组建的“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选育、审认定油橄榄良种13个,新品种1个;制定出台《油橄榄品种选育技术》、《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规范》、《油橄榄种质资源评价》、《油橄榄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授权油橄榄相关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得相关软件著作权9份;出版著作《油橄榄良种选育与栽培》1部。省科技厅将持续关注并积极支持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产业科技需求,从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化建设到产业化示范全创新链设计,推动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产业创新新主体。对条件成熟的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予以持续稳定支持。
(三)企业培育和品牌创建方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积极支持玉溪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将玉溪市油橄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培育重点,整合行业资源要素支持骨干企业发展;二是将油橄榄产业作为食品工业招商引资重点内容之一,积极向省外宣传、推介玉溪市油橄榄产业发展优势,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省市联动招商等方式,大力引进油橄榄精深加工企业项目落户云南;三是打造油橄榄优势品牌,依托玉溪丰富的油橄榄资源及种植基础,鼓励企业延伸油橄榄产业链,打造高端品牌,提升市场供给能力,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四是支持油橄榄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油橄榄产业的集成应用。
(四)高效节水和农田水利方面。2016年—2018年,省水利厅3年累计安排玉溪市中央和省级农田水利补助资金3.74亿元,支持玉溪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1.64万亩。从2019年起,“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职责已由水利部门划转至农业农村部门。目前,水利部门主要从加强大中型灌排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程度方面支撑包括油橄榄在内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2019年以来,已支持玉溪市立项实施易门县扒河、新平县漠沙等2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增和改善灌溉11.4万亩。同时,已将玉溪市上报的3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纳入了正在编制的《云南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下一步,待国家和省级“十四五”水利规划及相关补助政策明确后,省水利厅将继续在中型灌区建设等方面给予玉溪市大力支持,为玉溪市油橄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
(五)粮油基地和生产加工方面。近年来,省粮食局大力支持玉溪市油橄榄产业的发展,在我省“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中,遴选云南源天生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我省“中国好粮油”行动的示范企业,核定总投资规模5970万元,安排省级以上财政补助资金1667万元,支持抓好油橄榄等优质粮油原料基地建设45000余亩;生产线改造提升,改扩建高原木本油料(核桃油、火麻籽油、普洱茶籽油)等压榨示范生产线7条;改扩建5000立方恒温充氮保鲜库2座,改造燃煤动力保障系统为新能源环保动力系统2套,品牌推广,检验检测设备提升等建设。下一步,在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将峨山县列为产油大县的基础上,省粮食局将在云南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中,重点关注、积极支持玉溪市油橄榄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油橄榄产业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2018年省委农办和省林业厅对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认为影响云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油橄榄是外来树种,适宜生长在冬季多雨温暖、夏季干旱炎热,土壤为中性偏碱、钙质含量高、疏松透气透水的地区。云南总体上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大部分土壤为酸性土,钙质含量低、粘重、透水透气性较差,与油橄榄适宜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差异。我省基本适宜油橄榄生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金沙江和红河流域部分干热河谷地带,但即使在这些区域种植油橄榄,也需要测土配方施肥,冬春干旱季节只能依靠人为浇灌才能弥补自然条件的制约。
二是油橄榄种植周期长、成本高。从目前全省油橄榄基地建设情况来看,租地、改台地、挖塘、施底肥、购种苗、种植等环节及架水、通电、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亩需要投入5000~7000元。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后开展松土、除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理成本每年每亩达800~1000元,如每年每亩约需肥料1吨,特别是冬春两季油橄榄花芽形态分化、开花坐果需要充足的水份,但这时恰恰又是云南的旱季,年均每亩用水量超过100立方米,每年每亩仅水费开支就达200元左右。油橄榄一般要种植6~8年才能投产,从种植到盛产每亩累计投入的成本超过10000元。目前,我省大部分油橄榄基地由于缺少灌溉设施或因水费高,不能足量浇水,导致了产量低和产量不稳定。高成本使一些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油橄榄经营企业、大户面临巨大的投入压力。对于普通种植农户来说,资金投入和规范化管理跟不上,难于实现6~8年稳产的目标。高成本成为严重制约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油橄榄鲜果采摘后要在24小时内榨油,才能保证橄榄油的品质,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种植难予获得高效益,传统方法加工不出高品质橄榄油。目前,我省油橄榄种植加工企业有21家,较大的是太谷公司、田园公司、绿原公司、三全公司、润泽公司、欣源公司等,其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是太谷公司,成立最早、率先起步的是绿原公司。大部分油橄榄种植加工龙头企业还处于净投入阶段,都还没有盈利。一小部分企业虽有产出,但与高投入、高成本相比,产出低微,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匹配。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出来。
尽管我省油橄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油橄榄在云南的适生范围小、种植技术要求高、投资大、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目前我省油橄榄产业存在种植面积小、投入不足、产量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各地在积极推进油橄榄产业发展中都不能忽视。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