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草局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438号提案的答复

2020-10-09 16:52:0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云林函〔2020〕298号

赖庆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云南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助推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建议,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云南省森林康养发展现状

森林康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实践,是助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是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要举措。云南省森林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林地和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居全国第2位,天然草原面积居全国第7位。截至目前,全省依托各类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开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已建成了数量众多的动、植物园,打造了西双版纳、普达措、玉龙雪山、泸沽湖、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梅里雪山、哈尼梯田等国际知名森林旅游品牌。2019年,云南省林业草原旅游产值达187.37亿元,林业草原康养与休闲产值达18.34亿元,全省依托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实现脱贫增收的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关于建议的答复

(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森林康养规划和布局。一是省林草局组织启动了《云南省森林康养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林草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全面分析我省森林资源特点,对森林康养产业空间布局、发展重点等进行规划。二是省自然资源厅启动了全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为我省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在内的各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活动提供规划依据和支持。三是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云南省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云南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格局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为全省的森林康养体系建设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一是省林草局2019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林改产〔2019〕3号)中,已明确将“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二是省林草局将于今年会同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和推动各地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三是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启动了《云南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编制工作,将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三)依据各地特色,培育多种森林康养产业业态。一是2019年9月,省林草局会同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申报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申报工作,我省腾冲市、普洱市思茅区、墨江县、红河龙韵养生谷和昆明潘茂野趣庄园5个单位(县)入选。二是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证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36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县(区)、乡(镇)9个,中国森林康养人家4个。2020年申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三是省林草局积极开展森林小镇试点建设工作,2018年,我省石屏县龙朋林场(龙韵森林休闲养生特色小镇)、石林县国营石林林场(美伊花森林特色小镇)、宜良县国有阳宗海林场(花好月圆森林特色小镇)等3个国有林场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小镇建设试点单位。四是云南“滇南秘境森林旅游线”入选“2019全国特色森林旅游线路”,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丽江玉龙雪山景区等入选“中国森林氧吧”,云南野生动物园入选“2019全国自然教育精品基地”。五是省卫生健康委实施了“定制药园”建设,制定了“定制药园”工作方案,在2018年、2019年已认定的65家“定制药园”基础上,继续推进 35家“定制药园”项目建设,确保全省建成100个“定制药园”。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做优做强森林康养提供保障。省林草局指导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按照经批准实施的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依托自身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依法建立并完善相关经营管理和旅游开发机制。指导各地积极筹措资金,推动森林公园内景点修缮项目工程,修建登山栈道、康养步道,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在森林公园外围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宣传中心、特色民居等旅游设施,对森林公园原有经营业务进行调整和品质提升。

(五)加强森林康养专业队伍培育,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2018年,在提炼既往人才工作经验做法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整合提升原有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以下简称“两个计划”)。“两个计划”将森林康养纳入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相关各类人才已做为引进、培养的重点,所设置的18个专项中有13个专项均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人才引进培养。

(六)加强森林康养理论体系研究,建立健全森林康养资源评价体系。支持在昆高校加强大健康产业领域学科建设,加大“医、药、养、健、游、食”等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合作、政校合作、校院合作等方式,培养所需人才。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医学类高校到昆联合办学,支持昆明学院与省属高校合作,加快大健康基础人才培养。支持昆明学院等高校积极探索开展中本衔接试点,优先在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专业努力打通“3+4”中本衔接通道。支持昆明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昆明技师学院。支持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专业。

(七)用好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森林康养产业。一是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报刊杂志等融媒体平台,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发布森林旅游宣传影像、旅游资讯等信息,全方面推介云南省优质森林旅游资源。二是省林草局在2019年举办的“上海云南林草产业招商专场活动”“北京云南森林产业招商推介专场活动”等招商推介专场活动中,对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业进行了重点推介。

我省森林康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规划不到位;三是产业融合力度不够;四是缺乏专业人才;五是宣传力度不够。结合您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是将积极向省级财政进行申请,争取专项财政补助资金用于森林康养基地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大健康及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撑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重点支撑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二是完成《云南省森林康养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21—2025)》和《林草产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力争于2021年底前完成省级、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积极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统筹全省文旅康养体系布局,将森林康养专项规划成果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三是将进一步细化落实文旅康养项目的差别化用地政策,督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对接项目用地要求并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加强用地政策指导服务,加快用地审批,及时有效保障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项目用地。四是将加大部门间的协商合作,加大医养融合力度,探索培育森林康养融合产品,建立森林康养产业集群。五是将继续大力推进“两个计划”的组织实施,通过大范围、多层次、全媒体、多形式的政策宣传推介,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围绕森林康养产业吸引聚集相关人才,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引导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科研院所等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将充分挖掘我省现有人才潜力,通过省委联系专家、专家服务团、人才服务联盟等多种形式,形成科研合力,推动我省森林康养产业稳步发展。六是将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和各类展会,全方位、多层级、多角度对森林康养和森林生态旅游进行宣传,加强社会认知度,吸引国内外“医康养”产业领域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智力向云南汇集,推进云南森林康养产业跨域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关注我局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8月21日

(联系人及电话:姬静 0871—6501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