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以来,玉溪市新平县咬定“精准”二字,立足资源禀赋,注重科学规划,聚焦种、养产业,着力培育新动能、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迈出共同富裕坚实步伐。
精准扶贫有准头,脱贫致富有奔头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每个地方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找准地方特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近年来,新平县围绕柑橘、蔬菜、中药材等重点产业,完善扶持政策,搭建发展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经营主体,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增收渠道,让产业发展成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引擎。
工业大麻促农增收
平掌乡柏枝村依托玉溪舜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柏枝村发展特种种植项目,推广种植工业大麻(云麻7号)175亩,2018年全村种植工业大麻涉及13个村民小组,92户农户;2019持续加大推广力度,辐射带动周边联合、梭山、平掌等村(社区)共种植852.5亩,涉及农户7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2户,2019年全年产量实现11075公斤,按合同收购价每公斤13元计算,产值为143975元。
戛洒镇纸厂村位于戛洒镇西南山区哀牢山中脉,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山区村,山高坡陡,发展滞后。过去村民们主要种植以玉米为主的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大多数村民生活贫困。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纸厂村依靠村内主要以山区为主的地势,积极退耕还林,发展起了经果林木种植产业,走上了生态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目前,纸厂村核桃种植面积共有4600余亩,核桃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农户罗学云本是当地的核桃栽种大户,为更好地把核桃销售出去,他成立了核桃种植购销点,带动村民们共同种植核桃,并统一向村民们进行收购,向外销售,以“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助推建档立卡户脱贫出列。
多方联动促发展,抱团取暖奔小康
冰糖橙长势很好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平县不断创新产业帮扶模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打造多产融合扶贫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唱响脱贫路上的“幸福歌”。近年来,新平县农业产业多轮驱动,蓬勃发展,共建成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3家,其中,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2家,种养大户194户。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了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深度利益联结机制。在这些经营主体的撬动带动下,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迈得更加铿锵有力。
县域内创建了平掌乡联合村大地小组新平星眸菌业制种栽培专业合作社,并在建成后接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20人就业;建兴桂瑞斯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6人就业;老厂乡太和村新平泰合仁泽种养殖基地,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5人就业;新平茶马古道茶叶有限公司,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7人就业;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9人就业;新平水塘杨照学保洁服务部就业扶贫车间,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5人就业;新平良茂果业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4人就业;新平励志果业有限公司,招收建档立卡户劳动力26人就业等等扶贫车间取得实效,且下一步将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完善和推进。
多元化产业扶贫,拓宽脱贫攻坚路
乡村新貌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新平县积极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壮大集体经济、布局富民产业,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除了在农业上做文章,新平县还充分利用光伏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村发展光伏产业。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现老厂乡贫困户的产业升级,防止脱贫再返贫现象的发生,老厂乡立足光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新模式。2017年年底在全乡6个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点,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借光发电”照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为全乡脱贫攻坚注入新活力,让光伏发电照亮脱贫路。
2018年,老厂乡6个贫困村太阳能光伏发电均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项目总投资184.94万元。通过实施光伏发电项目,依照发电量全部并网模式计算,老厂乡预计每年收益25万元左右,平均每年可增加123户贫困户户均2000元左右,切实增强无劳力贫困户造血功能,有效防止贫困户脱贫再返贫的问题,能给贫困户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云南网记者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