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草原,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2020-10-14 15:28:23   来源:云南网   

春天的香格里拉,碧空如洗,草地舒展;鲜花怒放,万物疯长;风吟低语,牧歌欢畅。

近处,牦牛长尾如帚,悠闲品尝青草;远处,经幡翻卷舞动,高山巍峨耸立。

……

云南比较出名的草原有香格里拉吉达姆、纳帕海、伊拉草原、丽江甘海子、格拉丹大草原、大理花甸坝、寻甸北大营、会泽大海草山、文山黑巴草原、舍得草场等,其中大部分在高寒山区。

大气稀薄,日照充足,高山草原上的动植物们,演化出独特的高原生存之道,耐寒、耐贫瘠、适应力强……千万年的适者生存,大自然给了这些生命繁衍生息的机会。

距今1800多年前,云南的先民开始驯化野牛,繁衍至今,形成了云南独有的名畜品种:独龙牛、槟榔江水牛、德宏水牛、文山黄牛、中甸牦牛、邓川牛;圭山山羊、龙陵黄山羊、云南半细毛羊、云岭山羊、宁蒗黑绵羊、罗平黄山羊;滇撒猪、大河乌猪、保山猪、滇南小耳猪、滇陆猪、撒坝猪;武定鸡、茶花鸡、无量山乌骨鸡、瓢鸡、盐津乌骨鸡、大围山微型鸡……漫山遍野到处跑,啃草吃虫拱松露,让这些牲畜肉紧味佳。

自然条件恶劣,更需要所有生命相依相伴、共生共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南26个民族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他们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进程中的经验和智慧,很多少数民族认为狩猎、砍树是杀生行为,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他们常说“我们是森林的朋友”,比起传统上把大自然当工具的认识,深刻了许多。

就是这样的“共生”理念,让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云南的高山草原上,有马、有牛、有羊、有猪、有鸡,还有互相追逐的牧民。身处其间,你会感觉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草原连着天,天也连着草原,蓝天、白云、绿草在清风中自由的变幻,带着泥土味的清鲜空气、和煦的阳光灌入你的身体,让你感觉到自己联结了天与地,一会儿在蓝天上,一会儿在白云间,一会儿又置身于草地里……人、自然与动植物的和谐达到了极致。

大理白族、怒江普米族都很喜欢种兰草和养花,“东方开的海螺花,南方开的玉竹花,西方开的金兰花,北方开的玉石花,栽在一个花盆里,开成一蓬团结花”,这是一首普米族的民歌,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的共荣,“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和谐。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发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云南潜力和优势无限,让我们鼓起干劲,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