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昌宁耈街严选聘强生态护林员保生态稳增收

2020-05-25 00:00:00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分享到:

近年来,昌宁县立足地域特点,以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为指导,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消除贫困,生态修复,保护环境,产业致富,改善民生,人地和谐"为生态扶贫出发点,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为重点,按照"熟悉情况、就近就便、胜任工作"的原则选聘生态护林员,着眼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有力增强生态护林员"造血"功能,提升了他们稳定脱贫、自我发展、安心履职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昌宁县共聘用生态护林员470名,人均守山护林面积达2700余亩,年补助标准1万元/人。

耈街乡是昌宁县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农业乡,位于昌宁县东北部,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市(州)结合部,国土面积358平方公里,东与本县珠街乡接壤,南与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山水相连,西与本县漭水镇隔江相望,北与大理州永平县水泄乡毗邻。林业用地面积40.3428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0.177万亩,天然林停伐保护13.9899万亩,商品林15.6831万亩,实施退耕还林0.4928万亩,活立木蓄积237.7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96%;农地种植核桃面积19.82万亩,林木绿化率74.38%。

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2016-2020年,昌宁县耈街乡共选聘任用生态护林员46名,为守护好绿水青山再增一支强有力的绿卫队伍,并助力部分建档立卡户脱贫增收。就如何用好用活这支队伍,耈街乡林业服务中心从选聘工作开始就严把关、强监督,在使用及管理上采取和天然林护林员、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同样的管理模式,做到护林员的全面配齐配强。

一、严抓选聘,确保来之能战

昌宁县耈街乡充分用好面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选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担任生态护林员的专项性政策,在"选得准"上下足功夫。把好护林员选聘关,乡人民政府下发《耈街乡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生态护林员的初选与上报工作,村(社区)严格按《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细则》,确定名单后上报到林业服务中心,然后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林业服务中心牵头,结合乡扶贫办、辖区派出所、纪委对村级上报人员进行审核筛选,待人员名单确定后,由乡人民政府分管副乡长带队,到各村(社区)组织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长组成评议组,对上报的生态护林员人选进行考察,然后评议组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评议排序,研究确定拟聘生态护林员。确定聘用后对聘用护林员在村公示栏进行7天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签订合同正式聘用。通过规范选聘程序,不仅确保了护林员选得准,也确保了选上的满意,没选上的服气,政策实施4年多来,未发生一起因护林员选聘不公而上访的群众性事件。

二、强化培训,确保战之能胜

林区巡护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林业政策法规才能胜任。岗位培训打基础,耈街乡扎实开展护林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采取先培训后上岗,边上岗边培训的方式,围绕《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细则》《昌宁县森林管护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林政管理工作、森林防火知识、林业政策法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生态护林员业务技能,让生态护林员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么干,使选聘的生态护林员向生态知识宣传员、林业技术推广员、造林护林示范员转变。

三、用好用活,确保同管同用

为切实管理好耈街乡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耈街乡实行公益林、天然林、生态护林员三类护林员同管同用。

一是实行三级管护,确保责任到人。2020年耈街乡林业服务中心共聘用森林管护人员88人,设立队长1名、副队长1名、组长10名、副组长3名、分组长16名。按照队长兼片长、组长抓分组长、分组长抓组员三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将护林员按片区分配到10个组分片包干11个村(社区)175个村民小组进行森林资源管护。

二是实行挂钩包片,确保监管到位。耈街乡林业服务中心实行主任负总责,干部职工挂村包片履行"片长"负责制,负责指导、监督、管理片区护林组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确保监管到位,责任到人。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耈街乡严格护林员聘用管理体制,实行上岗任职考试培训,要求护林员做到管辖森林"四至范围清、森林分类区划清、村组社情清、农户山林清"。实行"护林员+公益林+天保林+'商品林一图管林'的责任区"网格化管护责任区划,解决"未划入公益林、天保林"的商品林地无护林员管护、无管护补偿费及相邻护林员辖区管护不到位,相互推诿扯皮的三大问题,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制定《耈街乡森林资源保护和护林员管理办法》,签订《"一图管林"拨交、管护责任书》,严格考核管理,实现了护林效益最大化。

四、关心关注,确保绿富共赢

耈街乡对46名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在严格要求做好巡山护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同时,对他们的生活、生产、工作给予高度的关心和关注,使其更好的融入林业这个大家庭,更快进入角色。

一是关注生活。对每一名生态护林员,乡林业服务中心在抓实工作开展的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对生活上确有困难的生态护林员会及时给予帮助,不定期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各种思想上的困扰,为他们排忧解惑,让其更好的融入护林工作,更好的履职尽责。及时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确保他们稳定的收入来源,极大的改善他们生活状况。

二是关注生产。农业生产是每一名生态护林员家庭收入的重要保障,在工作中,乡林业服务中心充分考虑,农忙时期进行轮换值守巡护,对巡山护林进行灵活安排,尽量不耽误生产,使每名护林员在巡护好山林的同时能保证自家的农业生产进度。并结合林业行业特色和当地实际,进行相关的林农技能培训,不仅做到选好生态护林员队伍,还发挥好生态护林员在资源管护、特色林果业技术服务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三是关注工作。在其位谋其职,乡林业服务中心对生态护林员进行严要求、严管理,制定生态护林员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巡山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聘优汰劣管理,定期对生态护林员进行考核,对年终考核不合格或定期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给予通报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生态护林员的积极性,确保生态护林员激情动力跟得上,森林保护勇担当,实现绿水青山得守护,贫困人口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