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弥勒:产业筑起小康路

2020-08-25 10:41:11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江边乡万亩芒果飘香,五山乡万亩皇冠梨挂果,西二镇万亩柑橘已成熟……一个个万亩产业的覆盖,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攻坚克难,探索创新的成果。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弥勒市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大力推动产业扶贫,按照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一带两区一河谷”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抓规划引领,实现产业规划全覆盖,帮助贫困群众种下一棵棵“摇钱树”,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为小康路奠定基石。

有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

有29家新型经营主体的52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

10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11122户42363贫困人口

       创新“N+1”机制 凝心聚力帮扶

蓝色的大棚沿着村道整齐排开,成为弥勒市弥阳镇母乃村一道特别的风景。

“为了帮扶母乃村发展大棚番茄产业,当时一共培育了57120株苗。”说起大棚番茄在母乃村的“落户”,冯永武记忆犹新。他是弥阳镇章保社区小平地村的村小组长,同时也是社区工作人员,自弥阳镇开展“N+1”帮扶活动机制以来,有着多年种植大棚番茄经验的他挑起了帮助母乃村发展产业的“重任”。

种植番茄期间,冯永武和章保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驱车50分钟从章保社区来到母乃村,查看村民们的种植情况。“在生长和挂果阶段,也要来帮助他们查看病虫害、挂果情况等。”冯永武说。如今,母乃村已发展大棚番茄种植超过30亩,每年可让村集体增收4.5万元,一季番茄农户每亩增收600元。

章保社区跨区域帮扶母乃村发展大棚番茄种植,是弥阳镇探索“N+1”创新帮扶机制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为解决全镇村社区发展不协调、山坝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弥阳镇按照区域特点,突出“抓两头促中间”,做强山区、做活郊区、做优社区,统筹推进,协调发展。“N+1”帮扶活动机制由2个或2个以上位于市区、郊区的农居混合型社区挂联帮扶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确保全镇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如期脱贫出列,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同为帮扶社区的铺田社区瞄准母乃村的海拔优势,大力推动当地发展魔芋、玉米种植以及葫芦蜂养殖产业,定期召集村民召开种植技术培训大会,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不断兴起的产业,托起了山乡贫困群众的脱贫小康梦。

自实施“N+1”帮扶模式以来,弥阳镇发展金丝皇菊种植60余亩、大棚番茄32亩、食用玫瑰108亩、香叶天竺葵1000余亩,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N+1’帮扶机制克服了‘一帮一’的脱贫力量限制,在党建扶贫双推进中有效发挥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聚效应,充分整合资源,互帮互促,共同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发挥长久效应。”弥阳镇党委副书记雷云海说。

       打通上下游渠道 推动持续发展

8月下旬开始进入人参果的盛产期,西一镇雨龙村委会阿雨龙小组的毕春燕随之忙碌起来。“采果需要大量劳动力,因为种植的地方离村子有一段距离,所以每天都要用车把村民们拉到基地去采果。”毕春燕说。

早上6时多,毕春燕的家门口已聚集了许多前来务工的村民,杨虎龙便是其中之一。“我是阿雨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毕春燕打工每天有70多元的收入。在她的带动下,我学到了技术,开始在自家的地里种植人参果,从最初的1亩到现在已经有5亩了,人参果价格好,脱贫不是难事。”杨虎龙信心满满。

随着人参果种植产业的发展,弥勒市毕春燕人参果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的成员从最初的9户发展到47户,种植面积从60亩发展到325亩,最多时带动146户贫困户增收。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大种植规模,也是为了更好地打通销售渠道。”在毕春燕的牵头下,合作社与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公司对合作社农户的人参果进行收购,在线下实体店铺与线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我们的水果线上销售额已达到2000万元。”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铭介绍,“但鲜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了平衡电商与线下市场的不对称,我们在收购农户鲜果的同时,也在发展上游种植。”

在东山镇,500亩人参果示范种植基地采取“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以合作社为主体、基地现场培训为抓手,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收购,订单式农业合作保证种植户“种、售”无忧,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弥勒市狠抓联结带动,结合实际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全市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江边乡万亩芒果、五山乡万亩皇冠梨和柑橘、西二镇万亩柑橘、东山镇万亩冷凉蔬菜及特色养殖等“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绿水村香椿、路龙村及舍姑村生猪养殖、额依村肉鸡养殖、钟山村半边红李子、清河村红美人桃等“一村一品”特色产品。

       延伸产业链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

今年46岁的西一镇中和村委会石门坎村村民龙玉光在龙缘葡萄酒庄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游客齐坐在葡萄架下品尝美食时,龙玉光和他的两名徒弟一起上台为游客们唱歌助兴。

“我的家里只有1亩多地,种地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龙玉光是彝族支系阿细人,能歌善舞的他想到了外出务工,“以前只能到大城市才能找到唱歌的工作,没想到回到家乡还能找到这样的工作。”

“今年,我们将餐饮板块的业务进行了拓展,10月份将在东风韵景区开业一家专门服务游客的餐馆。”红河龙缘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飞介绍,“我们计划在新开的餐馆里植入彝族文化,让阿细人的歌声与美景相伴,让更多游客体会弥勒的魅力,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龙玉光的工作岗位得益于弥勒市葡萄产业的发展。随着弥勒葡萄在市场上的备受青睐,这张独属于当地的“IP”成了产业发展的最好广告。葡萄种植、葡萄酒酿制,以及由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景区文化延伸出来的第三产业均在蓬勃发展。而这,也为当地不具备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若干工作机会,为他们开辟了另一条可选择的脱贫道路。

在另一边的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内,云南果娃果品有限公司的仓库装货、发货,一派热火朝天的情景。“鲜果的销量较为稳定,入驻了园区后,我们将把重心放到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上。” 总经理张智铭说,依托当地的水果,公司将进行果干、果汁、果酒等产品的开发,“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一方面可提高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稳定农户收入,另一方面也可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为贫困户增收。”

截至目前,弥勒市有红河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全市累计有29家新型经营主体的52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认证面积达26.66万亩,其中14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全市105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11122户42363人贫困户,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记者 王丹)

编辑:杨希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