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
杨红萍代表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保障经费投入形成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控制红火蚁危害的建议》(第JY100013040135号),已交由省林草局协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涉林草事项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红火蚁防控工作情况
(一)积极筹措资金,保障红火蚁防控。“十三五”期间,在集中财力、物力防控全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和打好黄脊竹蝗阻击战的同时,筹集25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红火蚁的防控。红火蚁发生较为严重的澄江县、宜良县等切实履行防控责任,筹集3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红火蚁防治以及林草种苗检疫除害处理。
(二)定期公布疫区,加强疫区管理。严格按照《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管理办法》,省林草局于2019—2020年组织开展红火蚁疫情普查,划定疫区,报告省人民政府后,向各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并报国家林草局备案。要求各地加强疫区疫情监测、检疫和除治工作,及时根除疫情,严防红火蚁的扩散传播。
(三)强化苗木检疫,严防疫情扩散。为有效防控红火蚁快速扩散蔓延,不断加大对省内外调运种苗的检疫力度,严防调运输入红火蚁及其他危险性有害生物。2019年9月,普洱市宁洱县,玉溪市澄江县发现从广东省调入我省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携带红火蚁,经请示国家林草局,我省暂停从广东省调入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组织各州(市)开展追溯和复检工作,努力从源头防控红火蚁远距离传入,广东省林业局通过有效整改后,我省恢复从广东省调入我省森林植物及其产品。2020年6月,普洱市思茅区在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调入的绿化苗木中截获红火蚁,思茅区林草局及时对带疫苗木进行除害处理,对苗木实行控制种植。
(四)狠抓技术攻关,提升防控成效。2020年,省林草局成立了红火蚁防控工作专家组,编制了防控技术手册,印发了防控技术方案。安排100万元,由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承担了2018年度中央财政“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防控关键技术推广示范”,已在宜良县国有花园林场建立红火蚁防控推广示范基地1000亩,示范推广“红火蚁检测监测技术”“红火蚁检疫除害技术”“红火蚁应急防控和根除技术”。分别于2019年11月在昆明市、宜良县各举办技术培训班1期,合计培训相关技术人员209人次,发放《红火蚁防控技术手册》418份。
(五)开展宣传培训,提高防控水平。近两年来,省林草局多次在省苗木协会、昆明市苗木协会、省公路局的培训班专题宣传培训红火蚁识别、危害与防控知识,强化苗木企业、经营户、生产建设单位的防范意识,提高企业、经营户、生产建设单位的认知和科学应对水平。2019年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曾玲教授,在全省林业植物检疫员培训班中讲授红火蚁防控知识,以增强基层检疫员红火蚁识别技能、防控技术,提高基层疫情防控水平。2020年联合省植保植检站举办了全省农林红火蚁监测防控培训会,开展了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开创了省级层面农林联合防控红火蚁的新局面。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受资金、人力、专业技术和社会认知度等各方面因素制约,我省红火蚁防控能力薄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政府对红火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防控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全民对红火蚁危险性认知较少,自我防控意识薄弱;三是红火蚁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有待完善,防控技术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各级政府对红火蚁的防控经费投入不足,“十三五”仅投入655万元,相比防控形势要求,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工作领导,落实防控责任。充分认识我省红火蚁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抓好工作落实。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制定防控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联防措施,组织联防行动,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在监测、检疫、执法、宣传、教育等方面互相支持,全面抓好红火蚁防控工作,严防红火蚁的扩散危害。
(二)强化普查监测,掌握疫情动态。每年7月至9月组织1次红火蚁的全省专项调查,掌握红火蚁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为研究制定科学防治方案提供依据。认真执行《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管理办法》,及时报送疫情和公布疫区。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公布红火蚁疫情发生县级行政区名录。
(三)落实检疫监管,联合开展防控。加强疫情源头管理,严防疫情传入,积极开展林业植物检疫监督检查。未发生红火蚁的地区加强防范,对从红火蚁疫区调入的植物加大复检力度,严防疫情传入。已发生红火蚁的地区,严格调运检疫管理,严禁未经检疫调出植物及其产品。加强对公园绿化带、新建绿地、道路沿线的监测调查以及种苗花卉市场检疫检查,对新发疫情及时采取除害处理。持续开展与四川、贵州、广西等毗邻省区重大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合作,加强跨省跨区域检疫违法案件协调指导,建立健全区域间防控合作机制。
(四)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知识。加强各级队伍建设,定期联合举办专题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监测、检疫、防治技术能力。积极开展红火蚁科普宣传,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宣传红火蚁的严重危害、防范知识和防控政策,增加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保障监督,确保措施落实。推动各级政府将红火蚁疫情监测调查、防控阻截、应急处置和宣传培训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防控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基层防治检疫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红火蚁等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能力。逐步建立疫情防控督察机制,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对防控不力的,采取重点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督促工作落实。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3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省林检局 泽桑梓 1580886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