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
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在政协云南省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力度的提案》(第120400354号),已交由省林草局会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涉林草事项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十三五”以来,全省林草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把握云南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森林生态持续改善目标,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努力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等林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3847.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1286.7万亩。以金沙江为例,金沙江流域完成营造林1885.45万亩,退耕还林527万亩。全省森林资源实现量质齐增,林地面积较“十二五”增加0.49亿亩达到4.24亿亩;森林面积较“十二五”增加0.54亿亩达到3.74亿亩;森林蓄积量较“十二五”增加2.99亿立方米达到20.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提高9.34个百分点达到65.04%。深入开展草原生态修复,通过种植乡土草种、围栏封育等恢复草原植被,草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9%,较“十二五”提高2.33个百分点。总结推广了滇西北、滇东北“退、建、复”,滇中、滇西北“封、围、改”,滇西南“除、引、替”3种修复模式。积极开展草原围栏建设、退化草原补播、改良草原等工作,抓住关键时令、重点环节,切实加强草原禁牧休牧轮牧,促进草原植被休生养息,减少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十四五”时期,全省林草系统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聚焦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与云南省生态安全格局,着力推进国土山川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草原保护与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3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生态保护修复处 赵宇 650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