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
台盟云南省委在政协云南省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借风扬帆,高位谋划,推动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第120400549号)提案,已交由省林草局会同办理。经认真研究,现就涉林草事项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美誉,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省林草局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工作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
一、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
一是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为加强林草资源和生态保护,制定出台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为依法保护和规范管理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内容纳入全省林草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升自然保护地管护水平,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管理,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探索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率先尝试运用商业保险机制,推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由政府补偿向商业赔偿模式转变,形成了多方筹集、逐年增加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的格局,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部分困难,2014年实现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全省覆盖。2014—2020年,合计投入保费4.18亿元,核定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案件15万余件,兑付保险金3.75亿元,实现了政府、企业和群众“多赢”。
二、注重可持续利用发展
一是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并践行“两山理论”,大力推进林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科学谋划林草产业体系建设。全省坚果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具有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林草绿色产业体系已经构建,2020年林业草原产业总产值达2710亿元。省林科院突破了蒜头果苗木繁育技术和山地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并与省内外高校、企业合作,成功开发出了神经酸保健品,神经酸果糖等系列产品,2020年每公斤人工种植的蒜头果收购价为20元,成功地将保护转化为利用,生动地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二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十三五”以来,省林草局紧紧围绕生态保护治理和生态产业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依托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惠民项目,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同时,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林草产业。2020年,88个贫困县林草产业带动194.6万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人均增收1720元。涌现出云南核桃、临沧坚果、鲁甸花椒、怒江草果、昭通竹笋等一批助农增收明显的地方特色林产品,成为贫困地区的“铁杆庄稼”“绿色银行”。
三、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
多年来,各级林草部门持续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特定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组织了一系列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报道,展示了亚洲象、滇金丝猴、犀鸟等明星物种的保护成效。通过举办摄影大赛、制作《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在行动》《极小种群保护—云南在行动》等宣传片,编制出版《防范野生动物伤害手册》《大理鸟类》等书籍,入户宣传,引起社会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广泛关注,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四、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
近年来,省林草局与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APFNet)合作,实施了老挝北部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与示范项目(云南普洱项目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为起点,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林业合作。金平分水岭、绿春黄连山保护区与邻国开展了保护交流活动,组织召开了中、老、越三国跨边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促进与相邻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与越南北部四省签订《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老街莱州奠边省开展边境林业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合作的协议》。西双版纳保护区与老挝开展亚洲象联合保护行动,开创了边境保护合作新模式,自2006年西双版纳州提出“跨境联合保护”概念至今,一个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总面积约20万公顷的联合保护区域已初步形成。边境一线公安也与相邻国家建立了警务合作机制,搭建了生态保护国际合作平台,多次侦破野生动植物跨境违法案件。主动推进国际合作保护行动树立了我省负责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形象。
五、积极参与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 次缔约方大会
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是集中体现我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领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充分展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契机。省林草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部署,积极主动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筹备工作,围绕省筹备办印发的《云南特色展览大纲》,深化、挖掘、提炼林草工作亮点,争取充分展示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同时,积极配合省筹备办,全力做好相关筹备工作。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加大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绿色食品牌等领域科技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筹备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 次缔约方大会,配合COP15省筹备办,扎实开展COP15大会相关工作,对外展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经验和成果。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3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保护地处 杨蕊 65011026)